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33 浏览:10037

摘 要:有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暴露出弊端.因此无意识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领域.通过对无意识教育进行分析,使我们更清楚的~人识到研究无意识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取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有意识教育,而是在坚持有意识教育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对有意识教育的补充和配合作用.

关 键 词: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197-01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教育一直是教育者所采取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网络资源的普及,受教育者逐渐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灌输教育,从而形成逆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无意识教育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正好弥补了有意识教育的不足,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成效.

一、暗流的涌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1900年由奥地利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他把人的精神机制视为由无意识(Ucs)、前意识(Pcs)和意识(cs)三个系统构成.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指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这些为人类社会、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东西,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总要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前意识,指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不准无意识的本能和随便侵入意识之中.意识,指心理同外界接触的表面现象,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服从于“现实愿则”,调节着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与.其中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可以说无意识教育是精神分析学派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石.

二、无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不仅扩展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而且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从教育的心理过程出发,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借助无意识心理学的理论,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开拓思维、产生顿悟,进而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与有意识教育相比,无意识教育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隐蔽性.无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含而不露的非“标准”式教育,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渗透到或潜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受教育者的心灵,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其次,愉悦性.无意识教育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教育,寓教于乐是为受教育者所乐于接受的.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选择活动,引发受教育者在活动中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形成知、情、意、行之间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受教育者的认识和情感发展的统一:再次,依附性.无意识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总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意向、内容正是依附于这些载体并通过这些载体对受教育者发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务必精心选择和设计载体,让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当中,使他们在活动中树立信念,培养意志.最后,平等性.在无意识教育过程中,没有“被迫”与“无奈”的感觉,每个人在无意识之间受到了教育,也都在无意识之间教育了别人.在这种似乎“无教”的氛围中,受教育者会非常乐意与教育者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从而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被动到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润物细无声:无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首先,有效消除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习惯于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从而形成逆反心理.然而,无意识教育的“无声”胜“有声”的优势正好符合人们思想变化的要求,在无意识教育过程中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性和指向性,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逆反心理.

其次,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无意识教育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个方面或一个阶段,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受实践和空间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内走向课外,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再次,利于受教育者接受.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角度分析,无意识教育主要是与人的某些心理需要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受教育者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加以反馈、择取、整合和内化以及外化的认识过程.因此,当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满足需要的时候,无意识教育已经不知不觉地进行了.

最后,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特点.中国人具有重视形象思维、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的特点.与这些特点相结合,无意识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能把死板的理论融入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把抽象的思想观念融汇于形象的物质形态,最终经过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的接受达到目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