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教学要追求高境界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869 浏览:70079

摘 要 :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上探幽发微,这既是诱发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有效方法.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设计文学作品的教学,做到作者、文本和读者的统一.才能更有语文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语文成绩.

关 键 词 :文本内容 主观感知 语言艺术 高境界

前段时间,学校教科研室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语文青年教师非正式公开课比赛.所谓“非正式”,就是一改过去由学校资深教师组成的评委评出等第,成绩列入业绩考核的做法,而是由学生担任评委,评出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具体做法是:将年级语文成绩最好的高三(3)班拿出来,按成绩高低、男女比例平均分成三组,由三位不任教该班的高三青年教师分别给其中的一组同学授课,具体给哪部分同学授课,由三位教师抽签决定.规定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另外两组同学可以坐在后排旁听,但不得参与教学活动.三节课后,全体同学无记名书面回答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上法?最不喜欢哪种上法?为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上课的内容是孙犁的《荷花淀》,材料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课上发给同学.三位老师精心准备,各显神通.王老师的课扣住小说的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件精美;李老师的课抓住人物性格形象分析讨论,课堂气氛热烈;马老师的课侧重抓住“诗意”小说的特点进行语言品味.


比赛结果却是马老师胜出,他的上法最受学生欢迎.这有点出乎大多数听课老师的意料.大家都认为可能是李老师的课最受学生的欢迎.可看看同学的评价却令人深思:对王老师评价最多的是“传统”;对李老师评价最多的是“活跃”;对马老师评价最多的是“有味道”.这让我想起了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现借用青原行思大师的话探究一下马老师的课最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兼谈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追求的是文本的客观内容;

曾有许多学生实话实说:小学语文是这么上,初中语文是这么上,高中语文还是这么上,高中语文至少要“高”出点什么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尴尬就是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在上完之后,让学生生出“你不说我也知道”的感觉.的确,高中生经过多年耳濡目染的母语熏陶,经过九年系统正规的训练之后,高中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了.而我们却还在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已经懂或者差不多懂的地方,即“义理”方面.“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语文教材可以“文以载道”,但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传道”.“传道士”常常满足于对写作背景、故事内容、思想情感和现有社会观念的诠释,普遍缺乏使用“文学语言”的自觉.这种教学模式的最高成就可能也仅仅是让学生正确理解而非正确运用.语文教材的“义理”本位使得语文教学背离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而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的宗旨.更何况学生在小学时看到的是这样的“山”,初中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山”.到了高中看到的还是这样的“山”,怎能不生厌呢!

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一直以来,学与不学的差异极不明显,教师的作用很不显著,原因在哪里呢?王教师的课扣住小说的主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课件精美;然而一切施教手段,最后都指向于一个普遍认同的东西,这就是说教.这种教学方法本质是告诉学生“有一个林黛玉”.一个老师心中的“林黛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客观的文本渗入了读者的主观认知.

为了体现新课标“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李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切中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单向传授、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弊端,符合课改理念.而由于李老师切入引导巧,(由祥林嫂的性格命运引入并作对比,看出中国妇女思想的觉醒,命运的改变),注重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气氛.可以说客观的文本渗入了读者主观的体验,走出空洞的说教的影子,绽放了思想的火花,实践了自由解读、个性解读的鲜活的阅读体验.这也是听课老师认为他可能胜出的原因吧.但是这种方法却难以把握难度,很多课堂讨论并不能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讨论结果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明星”学生;因为时间的限制,很多课堂讨论都只能草草收场.有时学生的讨论比较热烈,但又可能离题千里;极具形式意义,却不一定能够实现内容意义,新课标“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只能是美好的期待.李老师的课抓住人物性格分析,课堂气氛热烈,这种教学方法本质是四十个学生有四十个“林黛玉”.当然是学生心目中自己的“林黛玉”.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作者、文本和读者的统一.

高尔基曾说:“文学的艺术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荷花淀》一文主题深刻但并不深奥,人物性格的描写含蓄但并不曲折,马老师“冗繁削尽留清瘦”,在《荷花淀》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孙犁的小说追求“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格调”的创作风格外,还通过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如(1)、修饰语的准确运用以及词语的巧妙组合:“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绘,将读者带入绝美的画面中,进入一种纯美的境界.通过品味揣摩,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艺术化处理来表现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性美的.(2)、倒装句的品味.《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让学生了解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3)、省略句的咀嚼.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通过咀嚼,让学生知道人物对话中省略句的运用更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可能也是让学生觉得经典名著比许多武侠、言情小说“有味道”的地方吧! 引导学生在作品语言艺术上探幽发微,这既是诱发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进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情达意的有效方法,通过阅读所积累的语言艺术的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品味与模仿,以逐步提高语言运用水平.更能使学生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语言的感染力逐步增强,应该紧密联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终实现“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的.马老师从语言艺术入手,品味文学作品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知道一个“怎样的林黛玉”.

高中生已经或即将步入成人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你教师所说的“林黛玉”正是他心目中的“林黛玉”,可能引起他的共鸣.你也可能觉得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殊不知你还在传授他已经知道的东西而已.总是在传授已经知道的东西或点明点穿他差不多看得懂的知识,日复一日地原地踏步,长此以往,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语文成绩呢?

高中语文教学要想“高”出点什么,我认为关键在于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的确立上: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追求文本的客观内容.那只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告诉学生有一个“林黛玉”,如果是基于教师的权威而带有明显的解读倾向性和指令性,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强调阅读的个性化体验.在客观的文本中渗入读者的主观认知.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可以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一定的情况下,最后的结论也许并不重要,“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个林黛玉”.这种教学内容的确立强调的是阅读的过程和体验.这也是文学作品阅读和实用文阅读的区别.虽然如此,但从尊重文学作品、要对作品深入认识的角度,还必须对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即“看山还是山”,当然此处的“山”是作者、文本和读者沟通后的统一.是读者眼中的“林黛玉”还原成作者心中的“林黛玉”.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的确立要定位在“文学性”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文学性”的主要标志.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严格说来,只有在它表达一般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时才是文学的,这就是雅格布森所说的文学的“文学性”,也是苏珊·朗格所辨析的“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符号”的区别.

成功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得上语言艺术的典范.作为内容的载体,语言艺术是作品艺术表现的核心.要学会引导学生在作品语言艺术上探幽发微,多层次地鉴赏作品的语言艺术.例如:用“绝代佳人”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来描绘,与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生”来描绘,从内容理解上看,学生都懂.而前者所以不如后者来得生动感人,又有几人能知,几人能解?语文课堂应该是涵养性情、锤炼语言、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设计文学作品的教学,做到作者、文本和读者的统一.才能更有语文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乃至语文成绩.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