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荒岛文学的戏仿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68 浏览:15123

摘 要:威廉戈尔丁是二十世纪中叶英国文坛上冒出来的一位个性鲜明的小说家.他在1954年发表的处女作《蝇王》是对传统荒岛文学作品的一种戏仿.本文从情节、母题和人物三个角度探讨了小说对传统荒岛故事的颠覆与掩埋,阐述了戈尔丁对“荒岛神话”和“人性皆善”的冷静反思.

关 键 词 :威廉戈尔丁;蝇王;荒岛文学;戏仿

威廉戈尔丁是二十世纪中叶英国文坛上冒出来的一位个性鲜明的小说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辟蹊径,借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寓言等文学创作的形式,揭示人性的堕落,并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使戈尔丁蜚声文坛的小说《蝇王》写的是在未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一群英国孩童在疏散途中因飞机失事而流落荒岛, 逐渐展露出人性中的恶,最后变成一群“小野兽”的故事.小说出版后,评论界对它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低谷走向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戈尔丁于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西方文学批评界对《蝇王》是否在场景、情节和人物方面模仿了18世纪和19世纪荒岛小说的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本文拟通过对《蝇王》及相关作品的比较分析,从情节、母题和人物三个角度探讨小说对传统荒岛小说的颠覆与掩埋,并阐述戈尔丁对“荒岛神话”和“人性皆善”的冷静反思.

1.情节的戏仿:对“荒岛神话”的质疑

《蝇王》以主人公流落荒岛开篇,最后成功获救收尾,整个故事情节巧妙地戏仿了传统荒岛小说中普遍存在的“荒岛变乐园”的惯常模式.荒岛文学是英国文学史上一种历时性文学现象,囊括了一系列以荒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诸如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巴兰坦的《珊瑚岛》和史蒂文森的《金银岛》.这类小说具有迥异于其他小说的情节三部曲,即主人公因某种无法抗拒的原因(如风暴、战争等)而流落荒岛,经过岛上奇特的经历,最终获救并回归人类社会.虽然小说《蝇王》的情节与这一历程表面相符,戈尔丁却在处以沉默和讽刺予以否定.

《蝇王》主要描写的是在未来原子战争中,一架疏散英国小学生的飞机中弹坠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热带海岛上,幸存的孩子们从一个团结的整体逐渐分裂,从和睦相处发展到为了满足嗜杀的而相互残杀,最终把一座美丽的小岛焚为焦土.烟火引来一艘海军战舰,才使这群孩子获救.显然,从故事场景到三部曲的情节结构,《蝇王》与传统的荒岛小说颇相似.然而,此“三部曲”绝非彼“三部曲”.细读具体情节不难发现,《蝇王》的情节与传统荒岛小说大相径庭.同样是流落荒岛的英国人,二百多年前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凭着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难战胜野蛮人,解救并教化星期五,在岛上建立了一个文明的、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一百年前巴兰坦《珊瑚岛》中的三个孩子,坚忍不拔,善良正直,互助友爱,解救受难小女孩,感化当地土著人,将荒岛变成乐园,把文明带到了荒岛;《蝇王》中的孩子们流落荒岛后,吹响捡来的海螺,使幸存的孩子聚拢在一起,举行会议,推举拉尔夫为首领,根据自己对文明社会的印象组织起一个小社会.到此为止,戈尔丁似乎在向读者展示一幅与前人荒岛小说相似的理性社会的画面.然而,他并没有落入前人的俗套,没有让小说的情节沿着前人的老路发展下去,而是笔锋一转,使情节朝着与传统荒岛小说截然相反的方向推进.在绝望和恐惧的驱使下,孩子们很快分裂成相互对立的两派,岛上的小社会陷入了危机.最后,以杰克为首的恶势力战胜了以拉尔夫为代表的善的一派,“海岛也像干柴火似地化为焦土”,充满生机的美好乐园在人类手成了人间地狱.


从文明小社会的建立到瓦解到互相残杀,从荒岛上的原始到走向未来人类世界的原子战争,相似的表层结构下汹涌流动着全新情节,这使得《蝇王》最终完成了与传统荒岛小说绝对不同的内在结构上的突破.小说中的基本情节虽模仿了荒岛“三部曲”的重要阶段,但在读者期待的处,戈尔丁没有满足其阅读惯性.正是这种挫败感将传统荒岛文学看似顺畅完整的“荒岛变乐园”蓝图撕成碎片,“使荒岛成为文明人类邪恶本性的一面镜子”(薛家宝,1999:96).

2.母题的戏仿:对“人性皆善”的驳斥

人性是荒岛文学中永恒不变的母题.英国荒岛文学开山之作《暴风雨》中那座普洛斯彼罗的荒岛是莎士比亚精心设计的精神舞台,人类的善与恶在荒岛上较量,最终善战胜了恶,《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流落荒岛后,以坚韧的意志和极大的进取心在绝望中生存,建房种地,造舟探海,经过二十八年的顽强劳动,在荒岛上创造出一个具有理想色彩的殖民地,表现了“人性善”和“谁努力,谁追求,谁得救”的主题;而《珊瑚岛》中的三个孩子流亡孤岛后,建造住所和小船,制造各种便于生活的工具,以水果和野猪肉为食,积极文明的生活,还以勇气和智谋征服了海盗和热带岛屿,充分体现出大英帝国少年绅士的教养和风范,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极端自信和对人性的乐观肯定.纵览荒岛文学,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传统的荒岛文学作品都以乐观主义态度面对人类生存的困境,反映了人类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奋斗精神,人类敢于挑战自然和战胜自然的勇气.从主题来看,都从正面的角度和肯定的形式表现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

然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戈尔丁看来,前人荒岛小说所表现的“人性善”的神话脱离现实.他曾深有感触的写到:“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生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龚志成,《蝇王》译本序).《蝇王》中所披露的邪恶不同于其他荒岛小说里野蛮人和海盗所表现的表面的、明确的恶,而是潜藏在人性中的阴暗面.虽然这种邪恶的暴露或出现不一定是必然的,因为它没有像在罗杰和杰克身上爆发那样,在拉尔夫和皮基等人的身上爆发,但他们身上都潜有这种邪恶.当孩子们在绝望、饥饿和恐惧的驱使下分裂成相互对立的两派,终至于“恶”性膨胀,荒岛便陷入了危机,甚至成了杀戮的战场.其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归顺了以杰克为首的恶势力,善良聪明的皮基和友善仁惠的西蒙死于非命,拉尔夫也险遭杰克的毒手,文明和理性在与原始冲动和野性的抗争中显得苍白无力.因而有学者提出,戈尔丁是将“人性恶”引入荒岛文学的第一人.

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同样探索人性这一母题,却改变了其内核,创造出了具有象征性和颠覆性的意象,给人了留下了无尽的阐释空间.戈尔丁对人性这一母题的戏仿是对传统荒岛文学所展现的“人性皆善”的虚检测画面的驳斥和纠正.

3.人物的戏仿:对永恒英雄形象的颠覆

传统荒岛文学中的人物是扁平的、理想化的,是“性本善”的化身.他们聪明、勇敢、热情而且努力,最后把荒岛变成了伊甸园,树立了光辉的英雄形象.鲁滨逊面临困难毫不退缩,以实际行动求发展,把荒凉的小岛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乐园,是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所需要的“个人英雄”;《珊瑚岛》中的三个孩子与海盗周旋,与食人族斗勇,以英国人的坚毅和基督徒的美德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激动人心而又有惊无险的冒险活动,是几代青少年异常喜欢的少年英雄.

《蝇王》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英国荒岛小说传统并将其极端化,将女性角色全然拒之书外,主人公为清一色的男性英国学童.而且 《蝇王》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均取自于《珊瑚岛》.拉尔夫和杰克这两个名字与《珊瑚岛》的主人公完全一样,皮基这个名字的英语发音(piggy)也与《珊瑚岛》的另一位主人公(petekin)有点相似.然而,勇敢善良的少年英雄不复存在,荒岛上邪恶的力量战胜了一切.戈尔丁的人物是圆形的、现实的.《蝇王》中既有代表善的拉尔夫和皮基,又有代表恶的杰克,且善者非至善至美,恶者亦非无善可言.戈尔丁的人物身上包含了人类本性的二重性,即人性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且善恶之间冲突不断.杰克开始也是文明的孩子,但后来其本性中的恶占了上风,使他变成了野蛮的头领;拉尔夫虽是理性、、文明的象征,却也没有“完全摆脱兽性”,也曾嘲笑、戏弄甚至欺侮过皮基,也曾“实在经不住诱惑”、“身不由己地”加入杰克等人一起抢食野猪肉,在碰到具体问题时也是软弱无助,充分体现了二十中的反英雄形象.

《蝇王》的主人公与《珊瑚岛》的人物名字相同,但随着小说的发展,他们的本质不断游移,如同抓不住的浮标,这正是戈尔丁对传统荒岛文学中永恒英雄形象的戏仿.借此戈尔丁也通过反讽更清晰地向人们说明,同名同样的人,并非都像《珊瑚岛》中所描述的那样善,西方与文明对人的本性的影响并不像巴兰坦在《珊瑚岛》中所表现的那样可以感化人向善,人类如果不能对“人性恶”经常予以警觉,不但荒岛不会变成乐园,相反,即使人类建起了人间乐园,也会由于“恶”的作用而沦为荒岛.

综上所述,戈尔丁采用荒岛小说的文学样式,创造性的构建起《蝇王》的全新情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荒岛变乐园”的创作模式,砸碎了笛福、巴兰坦等人的善良化、理想化的视物镜,借助荒岛这面折射出“文明人类”的邪恶,开创了荒岛小说探索人性恶的先河.《蝇王》戏谑地模仿了传统荒岛文学中的“荒岛神话”、“人性皆善”和永恒英雄形象,从而驱散了试图淹没人类现实生存状态的诗性神话海市蜃楼.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