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建构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85 浏览:81688

摘 要: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其形成与存在也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等特征的社会心理来支撑.这种起支撑作用的社会心理需要通过社会结构与各种制度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建构来获得.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社会心理基础;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05-03

常言道:“心态决定命运”,同样,一个社会的整体心态也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一个社会的现状及将来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其形成与存在也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等特征的“社会心态”——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和谐性社会心理——来支撑.笔者认为,这种起支撑作用的和谐性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形态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1] 那么,这种支撑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又如何获得呢?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揭示出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路径.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共同构成而又超越于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其中社会个体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定的社会心理以及作为其构成单位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都是人的生理精神因素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人所处社会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加强社会综合大环境建设,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的产生奠定物质与制度基础、文化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培育、构建社会主体的社会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帮助社会主体形成和谐、健康的个体人格,则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

一、构建出造就和谐性社会心理形成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基础

(一)构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尤其是“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特定的现实心理与行为状况是由人所处社会与地理环境、生理状况、心理因素等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人的过去经历(尤其成长经历)及现实的社会状况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人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或群体,人的问题也不是单个人或群体的问题,而必须把他放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会环境中去综合考虑.某一社会特定阶层结构当然也是决定人的心理与行为状况的重要社会情境因素之一.阶层间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会自然地形成阶层间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会直接阻碍阶层间的相互认同的形成,进而会在阶层间形成对立、敌意甚至仇恨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扭曲人们看待与分析社会现象的理性,将直接使得人们的攻击、侵犯等非和谐性社会行为处于随时爆发状态.这将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要建构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状的社会分层结构、避免阶层间权力与财富差距过大化,消除阶层之间误解、对立与仇恨心理,进而在各阶层之间形成相对一致的理解与认同,使人们能相对理性地分析与看待社会现象,从而为建构稳定和谐的社会心理打下坚实的社会结构性基础.在当今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断裂等社会现实条件下,这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构建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

正如邓伟志教授所指出那样:“和谐社会不是无冲突社会,关键是要正视冲突,解决冲突.”“和谐社会是一个冲突到融合,再冲突再融合的过程.”[2]物质与精神利益分享的和谐是解决矛盾走向社会和谐的关键.推进政治化,使各个社会阶层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社会各个阶层(尤其农民阶层)提供一个自由、畅通的利益表达与利益协商的政治与社会平台,则是协调和解决个阶层之间矛盾、消解非和谐性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客观性政治基础.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还存在许多如垄断、不正当竞争、制检测售检测等不自由、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市场的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还广泛存在,通过积累“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价值”而致富现象相当普遍[3],广大普通百姓对因这种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而积累起大量财富的富人阶层并不认同,使得富翁的财富来源合法性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平心理与仇富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的心里.因此,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市场经济中非自主分化现象,实现人们在市场经济中成败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而非其他不公平因素,在中国当今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减少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分层现象,进而有利于减少因对社会不公平性的归因而诱发的不平与敌视心理及敌对与侵犯行为.这将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客观的市场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效率为取向的淘汰性经济机制,在市场条件下,必然存在无能力就业者、失业者与破产者,失业与破产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不简单是个人能力问题.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无就业能力者、市场失业者及破产者应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一,这是作为社会再分配重要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初次分配缺陷的一种弥补;其二,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然要求;其三,这可以帮助社会无就业能力者、失业者与破产者度过难关,防止其因基本生存问题而诱发种种非和谐性行为.人在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产生铤而走险实施如偷窃、抢劫等非和谐性心理与行为,此乃人性之使然也.“仓廪实而知礼节”则揭示出人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是建立在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道理.因此,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成员,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消除社会成员因基本生存危机而诱发的种种非和谐行为,则是培育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法律情感的基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社会制度性基础.


二、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产生的文化基础

中国以儒道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贯穿着和合文化思想主线.和合文化思想包括以下四大基本内容:(1)指导调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辨证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2)指导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这是和合文化思想的核心. “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而不同’,这体现着中国人的大智慧.”[4] (3)指导国家治理关系的“仁爱”、“民本”思想.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其一则表现为人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具有爱他人之心,二则表现为统治者要对百姓具有仁爱之心,要以民为本,要实行仁政.其中治理国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侧重所在. (4)指导个人修身的“克己” “寡欲”“自省”“礼仪”思想,主张 以“克己”、“寡欲”、“自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主张以“礼”来要求人们在各自的职业与生活领域要有规则意识,行为要文明,要遵循相应行为领域的道德与法律底线. “中国和合传统文化思想,概括而言,就是要求人们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和平共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与当今中国政府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相契合.”[5]文化对个人及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巨大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中国民众的举止言行、思维心理无不留下了和合文化形塑作用的影子,这无疑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我们要用重视并善于运用传统和合文化来怎么写作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传统和合文化宣传与应用,运用和合文化的形塑功能来形塑出温和、稳健、睿智、克己的和谐人格、构筑起和谐的社会心理,进而构建出和谐社会.和合文化对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塑功能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有利于形塑出社会主体的客观的社会认知心理,同时为构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克己”、“寡欲”思想可以避免社会主体心理需要的恶性膨胀,形塑出温和理性的常态心态;“自省”、“礼仪”修身思想可以形塑出社会主体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仁爱”、“非攻”、“和而不同”等国家治理思想及人际关系思想有利于形塑出良性国家治理关系及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同时使社会主体形成的稳健合理和谐的行为模式,并有利于社会心理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总之,我们要大力进行和合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社会文化基础.

三、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加之市场经济本身是以对人的经济利益刺激为动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使得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体的经济消费不断增长甚至膨胀,使人们膨胀的消费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而充满挫折感;市场经济把人带进了一种激烈竞争的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因高节奏的竞争生活方式而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随着乌尔里希·贝克所指陈的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人们因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常处于身心应急状态.所有这些境况,最终使得社会主体易处于心理失衡的危机状态.当其没有必要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来自我化解心理危机时,也无法从适宜的相关机构来获得心理救助时,这种心理的非和谐性危机就必然引发出许多非和谐性社会行为与社会事故,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存在.如韩国留美学生击事件,据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后透露,此事故制造者存在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全[6].因此,加强对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构建稳定、温和、理性的社会社会心理,在和谐社会语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构建社会心理的支撑与维护网络,可以从以下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层面同时进行:首先,国家及有关组织要在社会上普及相关的心理知识,使得社会主体懂得心理活动的规律,帮助其自觉地形成比较客观合理的社会认知,形成温和而乐观、平常而积极的心态,使其掌握比较好的心理调节知识与技术以应对心理危机,进而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心理品质,促进自我人格的健康和和谐.其次,在社会上成立一定数量的具有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功能的社会机构与组织,给社会主体提供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其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工作机构与工作者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社会改良为取向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方法与事业,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它具有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缓解社会压力、克服工作与生活困难与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等重要作用.其三,社会主体也应该积极学习掌握一定心理知识与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工作与生活难题及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向有关机构求助,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心理的平衡与健康,以良好的心态来对人对事,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和谐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总之,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心理基础.从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科学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构建出一个有利于和谐的社会心理产生的社会综合大环境,为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造就出一个环境性的社会物质与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注重培育与构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则是构建出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我们可以相信,当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形成之时,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以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将屹立于东方!

4] 胡海波,魏书胜.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42-246.

[5] 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2008,(6):146-165.

[6] 肖波.校园击案引发反思,留学警惕四大心理问题[N].新闻晚报,2007-04-25.

[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