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96 浏览:12878

摘 要: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自主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将自主学习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自主学习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关 键 词 :自主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必须带有主动性的特征,但同时也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主动性是指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为自己确立一个学习目标,而建构性则是指学生根据外界环境、目标和完成进度不断地调节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过程.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以前能够主动地为自己设定学习的期望值、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前的心理调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调节情绪、自我监督,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就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相反的,如果学习过程都是依靠他人的督促,缺乏自身的积极性,就不是自主学习.通常来讲,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和创造性.能动性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强力督促,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基本特征.独立性是指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有效性是指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效果,并且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创造性指的是不断理解和再加工书本知识,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研究初中生在进行数学自主学习时必须结合自主学习的相关特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引导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但是仍然不够成熟,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极端性.相对而言,他们对自身的行为已经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意志力.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在执行已经制订的计划时常常会发现遇到的困难远大于之前的设想,受挫性比较大.这些在其自主学习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有几个特点:从学习动机上来看,如果学生对某个科目感兴趣,他在这个科目上投入的经历就会比较多,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比较强;从学习手段来讲,相对于小学生,他们能够借助于图表、小结等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凝练;而在自我监督能力上也较小学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情况下仍然需要教师、家长的督促.

对于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其学习数学的过程对其进行引导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常见的原则有自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对于数学学习中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比如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等.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授内容的不同采取设置认知冲突、将问题生活化、涉及开放性问题等具体策略.比如,在讲述几何图形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根据生活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圆是一条线段绕其一个端点旋转而形成”的结论.

二、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以本人教授的新入学的初一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自主学习的研究,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为对照班,采用的是普通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对比两个班级的四次考试成绩(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下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计算得到每次考试两个班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实验班的四次考试的平均分为88.62,87.6,84.44,86.56,

标准差为12.37,9.73,11.29,13.36;而普通班的平均成绩为85.31,83.65,

79.12,82.69,标准差为15.64,13.87,13.56,17.23.通过比较发现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班,不管在平均分还是在标准差上都要优于普通班.

在进行平均成绩和标准差进行比较的同时,本人也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实验班6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以前提高了,72.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比以前提高了,73.6%的学生认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加强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65%的学生认为在以后的数学课上还应该继续使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只有遵循自主学习的特点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发育程度,充分考虑初中数学的特点,才能较好地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