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看小品艺术势在必行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710 浏览:142910

近年来,还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像小品这样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追捧.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小品成了评判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成了春晚剧组的“撒手锏”.虎年春晚小品《捐助》受到广泛批评,甚至被网友评为“春晚最烂的节目”.今年“”期间,梁衡代表对“文化的社会教化作用被忽略”表示担忧,金铁霖、刘诗昆等代表认为“春晚节目太低俗,把老百姓的欣赏水平往低处引导!我们(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甚至还不如上世纪50年代”,认为应提高节目和晚会的艺术水平.且不说“‘超女’、小沈阳等‘边缘性’表演误导大众审美”的说法是否准确,也不说商业广告行为对小品的艺术影响,但从大众对《捐助》等小品一边倒的批评来看,小品这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小品艺术在思想内涵和社会教化作用方面应提高创新意识.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思想性,都有一定显性或隐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都有形式和内容,就像人有灵魂与肉体一样.即使好莱坞大片也无一例外的在宣扬自己的价值观.20年来,小品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品质、品味在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独领,究其原因,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得益于广大小品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根植于人民群众这个最肥沃的土壤,得益于小品艺术短、平、快、乐、智、美的艺术功能等这些无一不强调小品需承载的社会教育功能.小品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它最具“战斗性”和社会性,它褒扬进步,鞭笞丑恶,嘲讽落后,与社会生活贴得最紧,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因此,它是政治文化的“风向标”,社会生活的“温度计”.任何认为小品只是逗乐轻松,是纯娱乐艺术,不需要弘扬主旋律的想法,都是不符合艺术规律,不符合小品艺术特点的.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起源、发展、兴旺阶段,深受欢迎的赵本山系列小品,主要得益于“二人转”艺术中独特的营造喜剧氛围的技巧.“二人转”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了260多年,有着深厚的土壤,这也就是有人一说“二人转”、一提小品就与“草根艺术”与“平民欢迎”划等号的直接原因.如果说“二人转”在过去的发展中,有搞怪耍宝的噱头,“脏口粉词”,有时靠作践寡妇、残疾人抓哏搞笑,那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像其他任何艺术门类一样,应该被赋予高尚鲜活的内容,被赋予有思想、有启迪的内涵.如果说小品艺术过去还登不上大雅之堂,那么在小品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喜爱、追捧的今天,就不能再拿过去“非主流”的标准要求自己,而要把标准定高一点,就如“”代表希望的那样,“艺术水准和思想性更高一些”.小品艺术在舞台呈现方式上应该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不能“没有招,靠声高,没笑料,靠俗套”.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小品完全可以从低俗走向高雅,或与高雅共存.像前些年赵本山的小品《奥运火炬手》、《拜年》等,还有去年春晚的小品《水下除夕夜》,去年全军文艺会演中的小品《折腾》、《我心飞翔》等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目前,各种艺术门类都在探索创新,小品艺术不妨好好借鉴学习,坐下来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大家都能本着对小品艺术呵护的心态,能当头棒喝,对“重症”用“猛药”,而不是一味“捧、哄、宠”,小品艺术一定会绝处逢生.综观当今小品舞台,通病很多.如现在小品重视讲道理,叙述情节,讲究“包袱”,但不太重视讲人情,表现细节,看重内涵,使人感到生硬、僵涩,表现方式、语言,甚至动作似曾相识,仅满足于对小题材、小情趣的把玩,忽视对大题材、方向性、前瞻性问题的探索等其实,小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它可以与歌舞、戏曲交流,与声乐融合,运用动漫、卡通协助表演,借助视频多媒体技术等如使用巧妙,会锦上添花.只要把视野放宽、把思路放宽,开小口、进大风,小情景、大境界,小人物、大情怀,注意把大主题与生活化题材结合好,高雅题材与通俗题材结合好,传统题材与现代题材结合好,小品的呈现方式就会越来越精彩.

小品艺术在提升文化品位方面应该有所创新.小品等语言类艺术,由于历史原因,确有品位不高,从艺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田间地头,茶坊酒肆,山野小店,可能有“人参”,但也会有“杂草”.如果不在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上追求崇高,有所创新,小品就难以冲出“死胡同”.春晚节目应该代表国家现在的艺术水平,通过一台台晚会、一场场演出,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晚会的职责.大家期待的春晚不必太高雅,但也不应太低俗,应适当加入一些高雅的文化艺术,与通俗艺术结合起来,引导观众去欣赏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从而逐渐提高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这是媒体的使命和文化艺术的功能职责.

其实,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的学历水平、艺术鉴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艺术品位也有了极大提高等这是可喜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都要正视这一巨变,思想、观念、关注点都要与时俱进.作为艺术家,不能忘记艺术家的身份和责任,单纯追视率和票房,媒体和导演也不能一味讨好观众,以计票数论优劣.我们迫切需要重塑文化形象,需要梅兰芳、侯宝林这样的艺术大师.十年磨一剑,一个好的作品是长时间煎熬、雕琢、打磨出来的,一个精彩的小品是对生活真诚的态度、认真的挖掘和全方位努力的结果,仅仅靠演员,哪怕“天王”、“天后”,也支撑不起一个成功的小品.

小品是独立的艺术门类,需要一流的专业人才,从创作到演员,需要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认真研究,在艺术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中,应重点投入、重点扶持.如果能做到这些,我想,用不了多久,小品艺术一定会重振雄风,重现奇葩!(责任编辑 赵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