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35 浏览:17376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阅读的目标是:通过阅读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创建多向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持之以恒,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 键 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习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多,每年的新书日益增多,且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那么这些信息将是你处理不来的.所以,阅读在现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摄取知识手段,因此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我作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语文老师,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只要社会、学校、老师、父母都重视阅读,并言传身教,当好楷模,创设一些轻松的阅读环境,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校可以经常举行阅读比赛,可以创办阅读兴趣小组,家里有好书可看,有好的看书环境,那么作为学生就更能够去认真看书,去浏览知识的海洋,可以推荐一些参考书、文学著作、科普知识等,让学生“博览群书”做到“雅俗共赏”.一旦他们喜欢上读书,那么他们的阅读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生阅读初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在碰到自己喜欢的书时,往往喜欢一口气就把书看完,一下就满足心中的渴望.但是如果有的学生在他们的读书兴趣只有一点时,同时又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时,他们的阅读兴趣便会减少很多,甚至会误认为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书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因此,在学生阅读还没形成好的习惯之前,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让学生轻轻松松遨游知识的海洋,去感受阅读所带来的愉悦.当学生喜欢阅读并能自觉地去阅读时,可以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文摘,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书籍,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问题,成功的喜悦就会让他们更喜欢阅读.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阅读可用多种方法.我们一般采用朗读,指出声的读,尤其是大声的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主要用于学习语调,培养语感,培养演说能力,巩固语言知识.第二,默读,指不出声读.默默理解文意.第三,精读,主要用于课堂上的课文教学,即对课文里的语音、语调、词组等语言知识点进行精细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运用语文技能和能力的基础.第四,泛读,主要指大量、广泛、快速地阅读,泛读时,对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不作全面、精细、认真的分析,而是根据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尽快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泛读教学,学生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翻阅、查抄资料,获取知识,从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获得阅读语文的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设置各种在课本上易找到的问题,也可以布置各种悬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曲《月光曲》呢?”“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这一设问让学生站在贝多芬的角度,感受这件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我即贝多芬”,在这样的所见所闻中,“我”是怎么思考的?我的想法会怎样?探究“打动”的过程,便是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就会更加关注细节背后蕴藏的内容.这样的问题远比“《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从中我们体会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等类似的问题要来得生动,细腻,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从小做起.抓住中学生这个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阅读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因此阅读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教育学生每天坚持空出一点时间来读书,哪怕就是几页也好,慢慢就是一本书了,养成睡觉前看一会儿书的好习惯,养成去图书馆看书的好习惯,“书非借不能读也”,养成用“心”去阅读的好习惯.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者,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使阅读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机,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