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5 浏览:9814

新课程强调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倡导新教材观,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淡化了“教材处理”,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却大大提高了.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怎样去处理教材?对此,宏观理论和原则的研究比较多,而微观方法的研究却很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微观层面来说无非是四个字:增、删、改、移.

一、“增”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是建构主义的“知识建构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抑或是从政治课直面社会的特点和特殊的德育功能来说,“增”无疑是政治教师处理教材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一方面,作为“读本”的教材,是无法把最新的社会生活,把不同环境下学生个体和群体最鲜活的生活经验都容纳进来的;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建构又是在“已有经验”与“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外部信息)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去丰富教材.

二、“删”

就目前正在使用的政治教材来说,有不少内容是可以“删减”的.这些内容有的可以直接把它放入“回收站”;有的可以把它打“入冷宫”,可以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研究.

如《经济生活》教材第15页“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胶卷与照相机是互补商品”.这样的说法只适用于“机械相机”时代.现在写胶卷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照相机的需求量却节节攀升.类似这样的内容就应该“清空”.

“变动的影响”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次听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生活离不开消费,那么消费什么、怎么消费谁说了算?(2)你想消费什么就能消费什么?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吗?”我知道这个优秀的教师已经被教材中的“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写”引入歧途了.消费自由是消费者的权利,通过对“消费自由”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消费中践行“权利义务统一观”.但是这对解决本课的主题“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什么意义呢?教材中“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写”是真正的画蛇添足.类似的内容不少,教师可将其放入“回收站”!


三、“改”

1.改材料.如教材第14页“铝碗和银碗的材料”.这则材料不仅陈旧,而且认真分析还有问题.电解铝技术的发明是“铝贱银贵”的重要原因,但是并非是唯一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界里“银”的相对稀缺性.另外,这则材料中所蕴涵的炫耀性消费心理和方式,是不应该被提倡的,因此从德育意义上说,这个材料也是不合适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换一个更具有时代性的材料:比如电子产品、计算机等.

2.改观点.教材第29页“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把消费的反作用归结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因为过度的消费和消费不足不仅不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相反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教材的表述是欠规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修改为“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3.改知识点.教材第96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哪些要求?或者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教材的表述不全面、不清晰,学生阅读、理解、记忆都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水平.第二,优化外资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第三,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第四,提高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移”

1.课和框题内部知识顺序的“移动”.如“国家财政”这一框题.教材的顺序是:财政——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和支出.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作用.因为财政的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实现的,学生理解了财政收入(从哪里来)和支出(到哪里去),就能为财政的一般作用奠定认知基础.这样的顺序更合乎“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2.不同框题甚至是课的顺序的“移动”.如第四单元第九课、第十课和第十一课,教材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这样由内而外的“生活逻辑”设计的.在我看来,更合理的顺序应该是把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移到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前面.理由是:第一,在现代社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不可分割的.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体现了改革与开放的统一.第三,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意.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在现阶段都是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从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来说,学习了第十一课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第十课“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