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效应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88 浏览:57817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以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盈利最大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企业的经济目标,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并为其怎么写作,以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

激励,在管理学上是指由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实现带来的满足又诱发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强化的过程,激动是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基础,利用各种目标诱因激发动机,驱动和诱导行为,促进实现目标,提高需要满足程度的连续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到全新的境界,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人事激励理论、手段、技巧的充分运用,出现了“赢得员工的献身就是企业的未来”理念,可以看出,人事激励的方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企业员工日益开放和活跃的思想,如何借助多种激励方法,激发员工的职业兴趣和追求,维护和强化员工的职业热情,已成为许多企业人事激励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探求运用激励方法问题时,我认为应该“因人而异”,使用多种激励方法,多管齐下,直到最终收到良好效果.从具体实践实施过程看,激励方法非常多,有理想激励、目标激励、环境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绩效激励,但主要在以下几种:

一、目标激励

制订目标要切合实际,要根据个人的才能,机遇、环境等因素进行考虑.如果目标过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目标落空,人们容易产生挫折.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工作经历都相对有限,在达到目标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对各种各样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单,对自身能力,工作热情估计偏高,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因目标期望过高,过于理想化而产生挫折,并会发生沮丧情绪的现象.要尽量避免因目标期望过高产生挫折,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苗头,加以引导、帮助青年人认识社会、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如其分的定好位.

每个人设置目标时,还要自觉地与国家,集体目标相统一,不能只追求个人目标的及早实现.而置国家,集体于不顾,甚至将个人目标与国家、集体目标相悖的人,是不会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也要通过防微杜渐和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帮助青年人在众多的目标中筛选出和国家、集体目标相一致的个人目标,并加以鼓励和支持,使青年人逐步实现.

二、关怀激励

在企业内部,作为领导的一方应尊重员工,重视其感情和需求,能够经常与员工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多关心其工作和生活,多为员工排忧解难,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求得在感情上,缩短心理上的距离,达到彼此关系的融洽,从而激发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上下一心,并且具有共同的情感指向和追求目标.

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与人情交易应严格区别开来.人情交易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比交易投资本身更大的经济效益.正常的情感沟通适用一切人,而人情交易并不适应所有人,因为投资交易总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风气,破坏日积月累的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走下坡路.

三、考核激励

企业内部各部门都制定精细的绩效考核责任制,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对员工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综合素质进行定期测评.对于突出的个人及时予以肯定,对于员工的不足和缺陷适时提出质疑或批评,鞭策员工继续朝着成功的方向努力.在考核当中,要紧紧把握住两点,一是奖惩的公平原则,谨防“吃大锅饭”和“由个人说了算”现象发生.二是及时原则,具体事情处理完结之后,马上进行表彰或批评,时机不当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四、利益激励

利益是人们奋斗目标和动力的源泉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顾眼前,唯利是图,会把人引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歧途.但完全否定利益追求,忽视利益作用同样会进入认识误区,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古今中外的管理学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利益对人的激励作用,古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礼赏不倦,则士争死”,都说明了利益在人们行为中的重要性.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利益激励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员工内部潜能.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的生存需求,首先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创立的“需要层次论”中把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放在最基本的层次,认为基本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如果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整天不得不为柴米油盐发愁,为无住房发愁,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对个人目标的追求,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成为人们再次采取积极行为的驱动力.在企业管理当中,对优秀人才,敢于重奖,善于重奖是衡量利益激励是否运用得当的重要标志.


除了上述四种激励方式外,还有工资激励、制度激励等等,都属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范畴.企业管理者应全面、辩证地看待不同激励方式的不同功效,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的人,把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加以联合运用,肯定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感召力,促进企业双文明建设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