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理观照

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24 浏览:119084

《母语教材研究》是专门研究母语教材的系列书.共十卷,五百万言,洋洋大观,探讨了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及课程教材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母语课程教材的情况,称得上煌煌巨著.该书主要编者洪宗礼老师,一个在一线任教的中学教师,联手上百位有建树的语文专家,历经十多年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完成了这样一部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重大突破的著作.实在令人敬佩.

这是一套奠基之作,为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打基础,为当前正在推行的语文课改打基础.课改的大方向正确,成绩显著,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扰,需要认真总结.这些总结不应停留于一般的经验描述,也不止是向上的汇报,应当有一些专门的研究,能把课改问题提升到教育科学的层面,前提就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清醒的理论参照.当前课改的实践经验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也是研究的“归宿”:我们的研究终究还要解决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推进学科的发展.目前有两样基础性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弄清“家底”.百年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就是“家底”.尽管人们对语文教学状况有这样那样不满.甚至有些愤激,但无可否认,以往的语文教学还是成绩巨大,经验丰富.当我们进入研究,就必须对此保持一种温情与敬意,当然还要加上分析的态度,守正创新,把以往语文教学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绝不能搞虚无主义,一切重来.其二,就是放开眼界,广为借鉴外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特别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是照搬理论,而是结合国情,让异域文术新宗.真能落地生根,为我所用.应当说,如何结合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来清理“家底”,借鉴域外理论,这样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母语教材研究》在这节骨眼上出版,如同及时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书共十卷,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回顾总结我国由清末至今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历史经验,梳理语文课程教材演进的线索,比较精彩的是其中对代表性教材的评价.编者从搜集到的数百套教科书中遴选出有代表性164篇课文,深入探究其选文(或自编自撰、特约撰文)的思路和原则,讨论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规律,总结成败得失,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科学编制教科书提出一些建议.这也是前面所说清理“家底”的工作.心中有数,才不致于妄自菲薄,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第二部分是翻译介绍国外母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情况,材料丰富,博取约说.例如.外国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其理念和侧重点各有哪些不同,教材编制、审定和使用有哪些规定等等.都有精到的叙述.这对于当前新课标的修订以及教科书编写,无疑都会大有增益.

书的第三部分力图从前两部分资料评述中超越出来,进行中外比较,包括语文教材编制基本问题研究.中外语文教材模式比较,等等.这些研究往往扣紧当前课改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反思中求突破,借鉴中求创新,洞烛幽隐,多有辨证,新见叠出.这套书非常实用,是概观性、资料性的工具书.研究者、语文工作者和老师可以顺藤摸瓜,从中获取许多语文教学研究的信息资源;又是很有问题意识、非常切合实际的一部专著,预料对当前的语文课改能起到大的推进作用.

这套书让我领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不能简单地以“认知的方式”来对待“筹划问题”.否则很容易导致对现实问题的视而不见,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沦为“坐而论道”的无效.无论制定课标,还是改革课程,编写教材,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牵涉到方方面面,要靠某些“合力”来最终完成,重要的是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又有高远开阔的胸怀,以及必要的理论观照.联系当前语文课改状况来读《母语教材研究》,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推荐理由:这套著作是对母语教材进行系统、规范的科学研究十数年之久的科学成果,奠定了我国创新母语课程教材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