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93 浏览:67752

摘 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

我们初中所选文言文大多是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较好的组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思想、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优秀文学传统)的感情.

但是放眼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讲,读,背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强,记诵负担过重,容易产生一种讨厌、甚至是害怕学文言文的念头.这样一来,对文化经典精髓的汲取谈不上,长久下去,甚至会影响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文言文教学遭遇的困境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教学分散,学了不用.

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差别较大,增加了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学生由于陌生、模糊、畏惧、依赖而产生排斥、疏离、拒绝的心理距离;加上文言文在课文中所占比例较小,教师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即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四至五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零星分散,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学习间隔长,平常又不常使用,容易遗忘.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课外迁移.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成了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教法呆板、单一.

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文言文时,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逐字逐句翻译,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他们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唇焦舌敝,费尽心机,教得吃力,学生则或笔忙于做笔记,或梦游爪哇国,或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内因没有调动起来,课堂里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中有厌学情绪.

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学生在这样的朗读环境中,读得极为厌烦,有口无心,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学生的读停留在文字表面,根本没有走进文字,没有发现文字背后古人说话那抑扬顿挫的风采,更没有体会出古人那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的感情,久而久之对朗读失去了兴趣.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了解中,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困惑:都什么时代了,为什么还要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确,我们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之前,常常忽略了这个问题,甚至自始至终从未提及.或许认为这个问题不值得讲,或许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正是学生心存困惑的原因.学生不明白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意义,不知道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当然就很难提得起学习兴趣,更不必说肯下苦功钻研文言文了.

二、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1. 注重随文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别强调“实践运用”.又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调“语文实践能力”要“着重培养”.新课标这样强调,意在避免有些老师过度跟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但新课标又不轻视知识的学习,相反,它仍然强调知识的学习.它说,“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中的语言难点.”“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我想,新课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语文知识不是不学习,也不是可以轻视,而是要“随文学习”,不要系统地讲解,更不要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有轻视甚至忽视知识学习的倾向.比如讲文言文,碰到虚词,就不敢讲用法.碰到特殊句式,也不敢讲.可是学习虚词,只讲意义不讲用法,讲得清楚吗?特殊句式如果不从语法角度讲,学生又如何能理解?比如“之”字.《狼》文中有一个句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如果只讲意义,这个“之”字就没有意义,可以删掉,但它在这个句子中,又的的确确有作用,它是音节助词,常常用在时间词语后面,起强调的作用,在本句中,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果不讲清楚,势必也会影响理解.

2. 搜寻文本特质.

新课程强调从“教的控制”转向“学的引领”,如何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好地支撑核心目的,更适合于学生的学?我认为要结合文本特质进行教学.比如,有的课文适合学生默读,概括归纳,有的课文适合精读精讲,赏析模仿,有的课文适合学生研讨辩论,拓展思维等等.在教学《唐睢不辱使命》时,我发现此文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惊心动魄的外交过程,人物的性格、谋略、胆识和精神全都融入到了典型的外交对话之中,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极具个性且充满智慧,值得反复揣摩品味.因此,我以感受惊心动魄的外交风云为突破口,不仅扣住故事情节和内容,还让学生在感受外交风云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探究认识,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3. 提倡自主阅读交流,加强鉴赏能力.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然后教师点出重点与难点,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完成不了的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其他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加以点拨和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在答案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对课文的鉴赏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标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论思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收获也很大,也让学生在交流中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


只要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文言文的能力.今后,我还将在课改中去探索、去实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亮丽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