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合作题设计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244 浏览:82347

摘 要 :语文导学案合作研讨题是新课改语文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的立足点,是也是拓展创新思维碰撞触发点.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设计要求:准、精、适.它主要通过核心问题、递进式问题、及并列式问题建构合作研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组.

关 键 词 :合作研讨问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56-01

温泉县各学校实行课改语、数、外学科的集体备课已经有两年.集体备课给全县老师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渠道,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实践,我发现要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特别是合作研讨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着一堂课学生重、难点学习目标的完成和突破情况.而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我也发现了在导学案合作研讨题的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怎样设计语文导学案合作研讨题谈点我的看法:

1.合作研讨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准确把握课标.设计的合作研讨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学科来说,知识目标:一般完成都是掌握文章中的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一些记诵的任务.在导学案中,我们在预习检测与整体感知里面,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研讨都是重难点问题,如:对人物形象品析、写作手法的探讨、以及创意的表达等等,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问题设计,都要紧扣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指向性、导向性.

问题准确、精炼.曾经在我校公开课《热爱生命》导学案"合作探究"研读文章、细读品味"教学环节里看到过这样的问题:问题一:在当时的那种处境下,主人公面临着生死考验,你认为他凭的是什么战胜这些困难呢?找出最触动你的情节来谈一下,并谈谈你们对生命的看法.问题二:作为淘金者,他遇到了饥饿、寒冷、野兽这些困难,但是凭借他顽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获得了成功.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路上,都会遇到困难.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会怎么办?乍一看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仔细一读,细心人就会发现.两个问题的答案互为呼应.这不仅让学生费时费力、还偶尔让学生"有机可乘".所以在设计合作研讨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问题阐述语句准确,用词精炼.这样才会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量要适当.在课堂观察中还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上在合作研讨这个环节上,总共设置了7-8道合作研讨题,甚至有甚者10道以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合作研讨完一道,又有一道,整节课20分钟都在合作研讨,探究缺乏深度和广度.教学任务也没完成.针对于此,我们说合作的目的是解决我们自身不能解决的疑难才要合作,使信息、资源共享,互为补充.因此,教师在设置合作研讨题要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学情及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做个预设,印证性问题、记忆性的问题尽量要少提,推理性问题及创造性问题才是我们拓展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我们的研讨题量要适量,难度要适当.即少而精.

2.问题设计的策略

许多老师都会设计问题,但是问题和问题组罗列与排序却不知该怎么办?不是把问题搞得上下没有必然逻辑性,就是不适合合作与研讨?下面我就从语文合作研讨题建构及呈现的形式层次,来探讨怎样设计合作研讨题.

2.1 核心问题策略.由一个核心问题,延展出一个或多个深层次的问题.以问题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是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教法.倡导简单的语文课堂教学,科学设计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最大限度的尽可能的让更多学生来研讨与合作,那么你呈现的合作研讨的问题得具有概括性、启发性及拓展性.可以由一个核心问题延展出几个具有深层讨论价值的问题.如学习《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中,设计了这样的合作研讨题"作者笔下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山水这种特点的?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它却牵扯的问题特别多,首先你得通过通读重点片段,了解和概括山水的特点,然后还得抓住关键句子去品析,分析作者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写景方法的作用.这种合作问题的设计能"轻车简从"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把握全文的重、难点.只要把这样的问题大家研讨细致了,透彻了.什么难题迎刃而解.

2.2 层层递进策略.采用层层递进式,抛出两三个从内容到形式的问题.

从名家的评论、文章矛盾处、事情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同时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一个重点问题,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时需要设计一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合作研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设计这类的问题要从内容到形式有梯度的设计,并且问题之间有递进感.比如: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设计这样的合作研讨题:(1)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2)揣摩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3)文章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四位作家之间的深厚友情?他们的友谊基础是什么呢?(4)本文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这些合作研讨题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地让学生去感知人物的精神与伟大的灵魂,深入地去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向思维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类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适合每个小组都要合作讨论.由浅入深的去解决疑难.


2.3 并列式策略.采用并列式,从内容、主旨引申出两三个问题,再设计品味语言两三句.我们在设计合作研讨题时还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根据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其次就单篇课文而言,不同段落之间,教学重点、难点亦有变化.所以有的课重点与难点问题之间好像联系不大.或者重点与重点问题之间,难点与难点问题之间联系不大.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合作研讨题呢?第一种方法是:把几个联系不紧密,杂糅内容及形式的问题,并列排在一起.一个小组合作研讨一个,在完成后进行总结.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2)"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影响? (3)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的很重,可能将不久与人世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爸爸的性格特征,第二个问题是分析我的变化.第三个问题是有关于文中暗示写法的.如此一来各个问题之间联系的不是很紧密.针对于此,我把每个任务分解给每个组.这样同学们合作研讨的"精"不说,还研讨的比较细,省时省力.第二种:把内容与形式分开来研讨.从内容到形式各抛出典型性的两、三个问题.内容指的是文章主要事件、事物特点、思想感情等,形式主要说的是语言文字等.具体说就是构思、写作特色等.选择有典型性的问题研讨.这种问题,既可以各个小组进行全部的合作研讨.也可以把任务分下去.各组完成其中的一项任务.然后在总结反馈.这是语文合作研讨题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合作研讨题是在导学案上呈现的形式多样.但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出每一个问题,去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间互动协作,达到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