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水调歌头》中月的意象

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38 浏览:142687

语文教学中,解读诗词能增长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审美情致的诗词“意象”,它由具体、单一的“元素”建构,折射创作个性对生活表象的感悟.苏轼诗词《水调歌头》中“月”的意象,正是从穿越时空的中,感应生命孤独的精神寄寓!

一、赏月寄情

1、想象奇逸.这首诗词由清空的月景构成雄浑渺远的背景,以真挚的情思抒怀寄情明月的奇趣,将中秋“赏月”的人间盛情移至对象世界的“天上宫阙”.诗人兴致的仰天眺望,“把酒问月”中浮想联翩:历经了三百六十五个阴晴圆缺的夜晚,大自然终于以一轮清幽的光环,展示着一年中最为辉煌的圆满.那空灵杳远中的清辉明月,仿佛是羁旅游子思亲的媒介与纽带,它穿越时空,相伴于风云变幻,见证着世态炎凉天下事,淡化那岁月年轮世俗情.此刻,作者神思飘逸地赋予天上人间互为对象,无穷地遐想着天宇凌空.在他痴迷神往的想象中,时间的一维与空间的三维正趋向归一,而人间大地与苍穹迷界相隔之距似乎不再遥远,仿佛人间的万千黎庶在这中秋之夜的举世仰望,也能邀约“天上宫阙”共度齐享.这种“天人感应”的寄寓,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依托.其虚拟的“天上宫阙”,作为人们想象中“意象”而存在,它本真的、自然的、充分感性地诱惑着人们对其向往与探究.这种“应物思感”的奇逸想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慨叹通过联想、感知的融合,推己及物地赋予对象互为响应,使之达到“物之感人”的艺术境界.

2、豁达叙议.明月“意象”的气氛渲染,烘托出游仙般梦幻的荡漾.借喻神往迷界抒发理想的同时,感慨平凡人生的眷恋,这种摆脱困惑的智者思绪,诱发着知性真情的精神漫游.由此,一个精灵的天使在诗人超脱飘逸的想象中化为幻觉,正以欲知天上世界“今夕是何年”的好奇心志而傲视天宇!只是,正当超然物外的心驰神往意欲腾飞凌空,一道超凡脱俗的思想之光忽然闪现,它触及着诗人的奇特神智,令他临行疑惑:那高寒天宇苍茫遥远,那“宫阙”迷界何等威严?那“琼楼玉宇”仙境飘逸,那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在一层又一道直觉感知中,诗人仿佛从梦游仙境中醒悟,顿觉幻想与现实恰成鲜明的对比.不过,幻想之境也涵蕴着对现实人生的折射,诗人正踟蹰在这若隐若显的精神困惑中,其抛不开的情愫及自恋的前程,又促使他醉心于幻想的苦闷情怀若即若离,这种处之泰然的旷达,使“闲逸”心怡与“进取”精神在“理趣”哲理中调和.因而,当他在幻觉中意欲“乘风归去”时,就立即清醒地意识到那“天上宫阙”必定是“高处不胜寒!”

2、笔法疏朗.充实郁勃的文辞,以大略如行云流水的雄健笔力,疏朗跌宕地传达寄情明月的智性思考.此刻,醒悟的意识流变由对天宇的感性知觉转向理性的思虑.并随艺术的秉性直逼“意象”,从而把幻想中“起舞弄清影”般诱人情景描述得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受.只是, 作者在浪漫情怀的超凡脱俗中,也能警觉那高高在上的“天宫”欢娱场面中,兴许却掩藏着不可泄秘的隐约动机.而那些为“天宫”、“琼楼”的至尊与锦绣歌舞升平的芸芸苍生可能也有私下掩泣的不幸场合!因而,词人不禁寒颤,驰骋的思绪从对“天宫”的无限向往急而转向苍穹笼罩的大地,顿悟:“何似在人间?”这一想象奇思的峰回路转,是作者疲于“仕途”幻想的精神之旅在远涉之颠的困惑中迸发的惊醒,也是他矛盾的心理辐射历经一个轮回律转的认知.它使作者的心灵受到一次现实之光的沐浴,并且获得更为清醒的认识客观对象的感知力,尤其对世俗“情结”的自恋与留连!而情致的思绪一旦从虚幻中转向现实,涉趣客观对象的感知力就显得更为丰富而实在.由此,作者再从苍茫的大地上观赏明月,便心领神会“赏月”的雅兴,这中秋之夜的明月辉映大地,使朗朗神州“节气祥和.”而大自然今夜也仿佛淡忘苍生、社稷中一切心烦,惟让皎皎明月柔情地抚慰着神州大地上不息的生灵! 今夜,大凡乾坤所及,一轮满月以其万丈光华穿越普照;小处一方所在,皎洁的月光将到处照耀得如同白昼.而且,仿佛月亦有情,感知到人间万众的赏月盛意,报之以洁亮而祥和的光茫.转朱阁,低绮户,最后照在无眠人身上.这种饶有趣味地勾画自然的表象,巧点成趣地描绘出一幅“照无眠”的天然素描图.

4、理趣运思.兴会的人、清辉的月,生机盎然中别一般“禅”意,面对月转星移的自然律动,作者“淡出”了世事无常及人生磋跎的抱憾,倾听或玄想穿越时空的声音,从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烦思绪中清醒,消解不悦的过去,超脱世俗的困扰,别出机杼地疏导现实中诸多的不尽人意.虽然作者以埋怨的语气设问,似乎无情,却分外情深.想到与亲人分别的牵挂,遗憾之中借喻天下离别人的怨言说出,继而话意急转,以哲理的旷达劝慰其弟或自宽.而今夜的星辰,逗趣着芸芸众生的赏月者,也不尽地撩拨着远离故土,阔别亲人的游子生发由衷的愧疚,作者自己正有同感,思念之余,鉴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启承开合的消解缠绵里,诗人由今夜远离的游子之愁思拓展到普天下分别人的离合悲欢,又由眼前的皓月当空指涉到四季中大自然素有的阴晴圆缺,两者相比,从以理服人的角度推导出凡事皆有“贵柔”哲理两方面.虽令人费解,却又为自然之定理.因此说,今夜里月圆人未聚,思念情亲切,正映衬着作者难以抑郁地默然.

5、气韵隽永.“赏月”意象中诗情画意,跌宕起伏于心理本体的常情,它凝聚着诗人对人生意义思考的情致,也律动着深切体验的生命!万里高空上那轮明月正在朝着西方地平线旋转,而不测未卜的风云变幻也难以永保它怡人的月圆,这种人与自然的相似玄念,道出了:悲欢离合自古皆然,天工人巧任其自然.于是,诗人宁静致远、感慨抒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难以把握,不可理喻.但玄机妙外却也引领着人们在浩叹之余,以善待生命的理性思考,寄希望来日方长中,能安享平安,前程方兴.纵使相隔千里的亲情友善,也能跨越时空,寄情明月,暗通灵犀,天涯比邻.因而,作为浪漫豁达的词人,在历经一番精神苦旅后,深刻地感悟到人生的亦“失”亦“得”之不易,尤其要珍重未来的时光.至于民风世俗共识的“赏月”欢欣——那涓涓稀语的情话、那阖家聚首的欢乐、那千里共婵娟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的祝福!都不约而同地融汇于作者情感升华的笔端,飞驰灵动为华夏民族“互祝、共勉”的永世格言! 二.超然物外

《水调歌头》中“赏月”意象,映现着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个性.赋予哲理思辨的寄情明月,以及兴致“赏月”的文化情愫,历经千载传承,凝炼为华夏民族“惯性”思维中富有魅力的文化经典.为此,人们经常情不自禁地感叹苏轼的修身养性.


1、内求人生态度应变自如.对“求仕”而言,他赞同“和而不同”的文化观,讲究君子以“和”为贵.但这种一厢情愿的正直与厚道,在当时不被黑暗政治宽容或接纳,害得他吃了不少苦,栽了很多跟头后,才感伤醒世地惊叹——“高处不胜寒!”然而,荣辱不惊的达观旷世,随缘自足的思想心态,游戏人生的乐而忘忧,进退从容的“大智若愚,”都充分体现了苏轼向个体生命寻求和谐的人文气慨!尤其是封建“士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儒、道学识的兼习,被他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即使遭受坎坷,也可以磨合既坚持操守又全身养性的人生境界——政治上失意时气节适度,精神上受挫时处之泰然,生活上跌落时闲逸“淡泊.”也就是说,儒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与道家的“至乐无为”两种处世方法,作为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方式,能予以整合的至高境界,理应是进退自如地张扬个性.以此为契机在求生存、寻发展中获得人生的充实,是知识分子潜心践行的乐事,即便事与愿违也能安之若泰,苏轼亦如此.他一生波折、却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自律,在乱世中洁身自好.

2、外求身心放松拥抱自然.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在自然界里感觉物我,是苏轼诗词创作的亮点.因为,山水不问兴亡事,风雨斜阳千万年.人只有融入自然中,才能感受到返朴归真的生活形态与心境.把酒问月中个性张扬,“乘风归去”时身心放松,伴随着“转朱阁,低倚户”的皎洁月光,绕过司空见惯的视觉,以投入自然的“童心”体会或感受“今夜无眠”的欣悦,都足以体现作者借助自然的“形而上”超越,把人们引向对社会现实的观照.这种缓解严峻的现实人生所造成的心灵挤压,让人从心灵的抚慰中不放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此,苏轼对“大自然”的倾情,诗思词韵中洋溢着清新的自然,怡人的遐想.他回归自然、静心安逸,并以旁观者清和当局者迷的思辨,捕捉来自大自然启迪人哲思的信息和“理趣”.同时,他对“自然”的另一层慰藉,是在身心宽解中“顺其自然.”象“庄子”那样坦然地应对人生:“人皆求福,已独曲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老庄哲学对苏轼的影响无不体现在《水调歌头》超然物外的诗思奇趣中.尤其注重人的心灵、精神与大自然的契合,使他淡化“曲全”人生的失意,在亲近自然中以卓尔不群的自负同“天地”对话,那样地投入,那般地自然,令人长久地难以释怀!

徐张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