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77 浏览:16011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普及,学生成为接触互联网最广泛、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网络既为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思想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良信息、虚检测信息在网络传播泛滥,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上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给学生在行为取向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做出价值判断时往往难以进行科学的理性的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他们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思想遭到侵蚀和削弱,使中学生思想出现动荡、混乱、不知所措和迷茫、困惑的现象;从而引发了对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逆反心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崇尚独立、自主和个性.不轻易服从他人的影响和指挥,同时也喜欢提出质疑,在网络上,他可以自由驰骋,但挤压了他们与物质世界的接触空间,导致同学之间的交往、交流减少,个人心灵越来越封闭,从而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意愿、自我认知相违背时,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往往从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出发,去分析理解.表现出来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怀疑甚至是全面否定.因此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采用一些对策来进行解决.

1.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社会角色地位的区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平等,双向互动.这样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效应,可以畅所欲言,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使学生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他们智慧的火花容易形成心灵的共振,实现了双向超越.

为什么学生往往在网络中往往能倾诉真实的想法,而在现实中就将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因此我们对于一些受到学生普遍关注的校园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对学生中的不良倾向和偏激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我们需要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使学生在大量网络信息面前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鉴别网络信息从而不会迷失方向.

在校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板块,开辟专题讨论,通过论坛发布各类正面信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调控能力,使他们在与各种不同的网络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做出正确地判断和选择,并最终承担起维护网络文化秩序的重担.

网络流毒很大,消除或减弱这些有害信息的影响,单单依靠管理部门采取屏蔽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教育学生洁身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从自己做起,不主动搜索有害信息,更不将有害信息传给他人.教育学生,应遵守网络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学生应提高自己认识,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4.正视和优化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但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学生既痛恨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又对不良现象充满疑惑,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如果这种怀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他们的思想就会产生自我矛盾,如果思想矛盾斗争的结果得出了错误结论,那逆反心理也就产生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有差距就对现实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也不能对社会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潮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而应该敢于面对社会现实,对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实质做出如实分析,对问题存在的客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客观地看待社会现实,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不断地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