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借鉴: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课教育的关系辨析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66 浏览:14304

[摘 要] 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但二者在教育理念、功能和方法等方面也有许多融通之处.吸收和借鉴宗教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 键 词 ] 启示 借鉴 宗教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升温现象,高校里不少大学生对于宗教文化抱着宽容甚至感兴趣的态度,宗教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法回避的重要而敏感问题.厘清二者在内容上的本质区别,借鉴宗教教育理念和方式中的积极因素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们的正确选择.

一、宗教和宗教教育

1.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主观世界里颠倒了的思想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宗教作出了一个科学的界定,指出了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p666-667

宗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首先,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人类渴求通过宗教从尘俗的困扰中彻底解脱出来,达到一种超然的宽慰、神圣与宁静;宗教则运用人们内心世界所具有的这种超越现实的丰富想象,为人类提供达到这种超越的信仰体系,让人类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寄托.其次,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很多,宗教只是其中一种.宗教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宗教又不仅仅是文化.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特定”的含义有两点:一是宗教无时不在.这是指宗教的持久性.二是宗教无处不在.从信仰群体上来看,世界上有很多人具有宗教信仰.从内容上看,宗教的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p8

2.宗教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

宗教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和民族心理特质等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教育,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怎么写作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必定要反映一定社会的现实需要.当教育植根于宗教之中,充当传播手段和教化工具,怎么写作于宗教和政治需要时,便形成了宗教教育.[3]

宗教教育实则是一种导入教育,包括导入各种观念和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信仰教育.正如古德(C.V.Good)在他所编的《教育字典》中所言:“宗教教育其目的特别着重在于宗教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教诲.”在一个完整的宗教教育过程中,宗教还会将其所包含的这一系列规范体系,通过灌输和诱导的教育方法,传达给信徒们.

信仰在精神领域属于最高层次.所谓宗教信仰,《宗教大辞典》中作如下表述:“对所信奉之超自然体加以尊崇和敬拜,是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4]p128在宗教教育的全过程中信仰教育作为根本贯穿其各个环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

二、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互融通与相冲突性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是不可避免,也是无法回避的.两者的关系,是既相冲突,也相融通.

1.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融通性

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融通性是指两者之间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们在职责上具有的相通性、目标上具有的一致性、理念上具有的契合性以及功能上具有的相似性.

一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职责上具有相通性——承载文化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向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而宗教教育往往以传播宗教知识为手段,向受教育者灌输宗教教义、宗教人生观和道德观,使得宗教意识渗透在社会诸多领域.可见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宗教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性,这是其吸引众多信徒的根本原因,也是其能够广泛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关注精神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逐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需要.大学本是塑造人的精神家园的“塔”,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从人的本性和需要出发,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宗教能够吸引大量人群的重要因素.从世界观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净化、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像宗教教育,可以通过塑造一种虚幻的力量,去帮助人们解决精神上的种种困惑,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与慰藉,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却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一途径,使人获得精神上真正的幸福享受.


三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契合性——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应是肯定大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5]p9.而宗教也以人为中心,充满着对人性的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物,宗教以人文关怀为其教育原则,弘扬宗教之“爱”的教育理念,也会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不断的去满足人们众多精神上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种应对尘世中诸多困惑与烦恼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影响思想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思想观念引导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并促进学生精神和谐健康发展;二是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即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而上的课程教育.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也会以其极具渗透性的方式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2.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冲突性

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并不能掩盖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冲突性主要是指两者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从本质内容和根本目标上讲,宗教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都是一种信仰教育,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它与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突出表现为在科学性与神学性、现实性与虚幻性、崇高性与庸俗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与宗教教育的神学性的矛盾和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教育部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性而在高校开设的一组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性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色彩.“四信”教育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不只是某些特定内容的教育,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讲授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宗教中弥漫着浓厚的神学色彩,神学性是宗教教育的首要特点.宗教建立在超人间力量信仰的基础上,作为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异于自然力和社会力的一种幻想的、扭曲的、并将其人格化和神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不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宗教教育不单是一种意识活动,它不仅停留于信徒的口头标榜之上,而且是一种实际的、虔诚的、长久的坚持.

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张无神论,而宗教教育弘扬有神论.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根本上是相冲突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已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妨碍他们顺利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道德,同时也不利于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与宗教信仰的虚幻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主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价值目标看,马克思主义者信奉和追求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人都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人自己,要诉诸人们的健全理智和常态生活,促进人诸种本质力量健康和谐地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既是人的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达到现实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使人丧失自尊和自爱,而是体现了人对自己本质力量和实践能动性的真正尊重和充分信赖.作为一种现实的信仰,它是对虚幻、超验的宗教信仰的变革.

宗教信仰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目的,把现实的需要用神圣的光环掩盖起来,抬高神性,使人服从命运、相信天定,走向超验的宿命.几乎所有的宗教道德都忽视、贬低甚至误导个体人生价值或根本不承认现世生活本身具有价值.如在基督教看来,个体生命的价值是在彼岸世界中体现的而非现实世界,现世生活只是进入彼岸世界的一个过程和桥梁.毫无疑问,宗教所虚拟的终极归宿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子虚乌有境界.宗教教育提倡的出世信仰只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价值体现即精神寄托,是一种虚幻的信仰.宗教宿命论必然导致人生观的消极宿命论,宗教宣扬的这种虚幻的信仰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直接对立的.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宗教观念容易误导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正确判断,阻碍个体价值的实现,弱化他们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与宗教信仰的庸俗性的区别.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一些与宗教相联系的精神文化得到升华和发展,使人们的信仰感受和精神生活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这是一大进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堂、寺庙等建筑雄伟壮观,显得庄严肃穆,制造出一种向往崇高的气氛.但是宗教信仰的崇高性是以虚幻和屈从为代价的.宗教关于神的那些美妙故事只能在想象中存在,一旦神的梦幻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破灭,由宗教信仰所导致的崇高精神就难以为继.另外,在笔者看来,宗教信仰的崇高性是以神灵的无限高大和人的无限渺小为特征的.人必须先在神的面前把自己贬到最低,然后才能在盼望神的恩典的过程中,在无穷地向往和趋近神的过程中,把自己精神引向崇高.离开了神和神的恩惠,宗教的崇高就不存在.宗教徒对经典教义不容置疑,不加检验而信仰之,信仰就是理解,这种信仰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寄托,人由主体变成无所事事的客体跪倒在神的面前,盼望恩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相反,它的崇高是与其自身的科学性、现实性结合在一起的.在信仰对象的物象形态上,马克思主义者信奉和追求的远大目标是人的自身解放即共产主义,它是人的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是可以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而达到的现实目标,是终极理想和现实运动的统一.它不但具有最大的物质价值,带给人类以最大的物质利益,而且具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鼓舞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这种精神价值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不是让人们迷恋彼岸、憧憬来世、无所作为,而是催人奋发,给人以鼓舞.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是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占领.而对宗教对大学生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才能消除和减少宗教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三、宗教教育方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启示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并用以指导其行为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教育活动.从教育功能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正确利用和发掘宗教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的积极因素,对我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应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还具有精神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意为着人有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人们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被关爱、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因为这些需求的满足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安宁、富足、慰藉与寄托.宗教的长盛不衰一再告诉我们,人需要不断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这也启示着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要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精神上得以慰藉.

当前,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大学生,但同时也给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思想压力,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十分需要更多的关怀.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通过不断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这一途径,使大学生获得精神上真正的幸福享受.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2.注重教育内容的平实性,坚持以生活世界的原则来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宗教教育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他们以经典为核心,通过对经典的简明阐释,使经典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即使宗教徒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也能够理解经典的内容和旨意,这同其内容的平实性有着重要的关系.此外,宗教教义所规定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处,这也便于宗教徒们的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要更多的注重内容的平实性,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长期以来,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主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难以摆脱一种单向的教育模式,严重的知识化、政治化和工具化倾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生活、脱离了大学生思想实际、脱离了大学生及其发展的需求,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规范当成纯粹的知识来讲授,“我讲,你听”“满堂灌”“堂堂灌”,从而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无效状态”或是“边际情势”[6].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要与大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互通互融,应该能够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做到更平实、丰富和多样化.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可让学生可感可知可践的,从而才是更有感染力和实效的.

3.注重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坚持改革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

宗教教育十分突出综合性方式的协调使用.一方面,它非常强调宗教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教育的广泛参与性、渗透性,充分利用一切场合和时机宣传其宗教教育观,通过社会大环境和其它方式的配合,达到一种“无意识”的境界,即教育者不是用简单的灌输来实现其宗教教育的目标,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这样既极大地减少了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又能对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多学科的组合,需要调动多种手段协调进行.宗教教育方法的广泛参与性、渗透性,启示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时,应把握好各种方法协调使用的原则,减少“灌输”,增加“渗透”,尤其是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无意识”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方向,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

纵观古今,许多从事宗教教育的人士,即俗语中的“传教士”,其渊博的学识和对宗教虔诚的信仰无不深深的感染着他的追随者,这也是宗教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的强大原动力.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宗教信徒的传教活动是无时无刻、无孔不入、无尽无休的.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同样也是理想、信仰的传播者与捍卫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坚定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不动摇,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认同感,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更要把其当做一个事业,当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并有终身去从事这一事业的愿望.因为只有自己信仰才能使受教育者深信,才能产生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另外,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还应具有高尚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素养,这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宗教教育的理念及其方法中有一些积极的成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但是我们必须要严格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本质区别,在肯定宗教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清宗教的非科学性与欺骗性,辩证地看待宗教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前提下,更好的挖掘宗教教育中的合理成分,将其中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运用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创新.○

3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查雪珍.教育研究: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铜陵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责任编辑 万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