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924 浏览:3400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心衰患者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30~78岁,平均56.8±18.2岁.病因: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患者均临床确诊为急性左心衰.


用药方法:首次剂量给予乌拉地尔12.5~25mg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于3~5分钟内静脉注射完毕,继以维持量50~100mg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500ml,按每分钟2~6μg/kg速度静滴,每天1次,可24小时连续应用,并可酌情调整用药剂量与速度,根据病情应用3~6天.

观察指标:注意监测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同时记录病人体位、呼吸、紫绀状况、手指温度、肺部音及肝脏大小、下肢水肿等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②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③无效:心功能级别无改善.

结 果

显效18例(40.9%),有效24例(54.5%),总有效率95.5%.1例患者无效,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天后因心衰死亡.

由表1可以看出用药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01.

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

不良反应:22例中,头晕3例,恶心呕吐1例,症状均较轻,不影响治疗.另有低血压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用药后血压下降至85/50mmHg,伴胸闷、头晕、大汗,立即停用乌拉地尔,改用多巴胺静滴治疗后,血压逐渐回升.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往往伴有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其心输出量的减少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使外周血管阻力进一步升高,导致左室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乌拉地尔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滞突触后α1受体扩张动静脉血管,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1].同时乌拉地尔可降低中枢交感神经张力、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时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加[2].

本组应用乌拉地尔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降低收缩压心率双乘积值,反映心肌耗氧量降低,有利于心肌保护.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过程中,除1例病人出现明显低血压外,其余21例病人血压下降程度有限,且很快达到稳定水平.该药对糖、脂肪代谢及肝肾功能无影响.本研究表明,静滴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扩血管药物.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