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65 浏览:19966

【摘 要】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 键 词 】

阅读教学 兴趣 阅读方法 想象力 课外阅读

阅读是获得信息和知识,吸取精神营养,提高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的精神世界得以丰盈,心灵和思想日渐成熟.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愈来愈受到重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倍受关注,下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一、、阅读教学现状

1. 教师过于看重思想内容的分析,以致阅读课成了中心思想分析课,甚至成了思想教育课,一味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思想.这样的阅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主观能动性被扼杀.

2.阅读指导程式化,几乎都是介绍时代背景、注音、解词、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这种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怎能不让学生昏昏欲睡.

3.肢解课文,过分强调对字、词、句、段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结果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

4.重提问,轻学生自主理解.讲解时问题多多,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永远具有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简短的文章的理解也是这样,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只能使学生的思想僵化,失去独立思考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教师认为自己总比学生高明,学生只有经过教师的讲述才能理解课文,生怕学生理解错误.山东著名特级教师董衡在《难忘三节课》一文中说:“(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记忆力强,思想敏捷,活跃,好发问,好讨论,喜观察,善模仿,求知欲强.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善于启迪其智慧,活跃其思维,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启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就会越学越聪明,创造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许多本来喜欢语文的学生越教越疏远语文,甚至厌恶语文的原因,正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得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造成的.

2.认为讲读课文重在“讲”,只有“讲”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入透彻.因此讲起来就很难收场,一篇课文,字词句章、修辞逻辑、思想内容、谋篇布局、技巧风格,面面俱到,内容越讲越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实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所讲内容合理安排、精心取舍、突出重点,做到适量、适度.

3.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阐释、解答,是考试拟题的依据和试题的标准答案,若不对这些内容详细讲解,学生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考试就不会拿高分.这种“本本主义”思想,是教师重“讲”轻学生自主理解的主要原因.其实教学教参书,只是配合教学的辅导用书,重在“参考”,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进行创造性教学,绝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教参,并要求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别让语文阅读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应对策略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主动参与式学习,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分析探讨,领略到了发现的乐趣,这比面面俱到的讲解更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 语文的兴趣.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远比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更有价值.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圣陶老先生有精辟的论述:“应当分析的,能够分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的出它的疏漏之处.”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中阅读.

3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文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进行延伸、拓展,不展开联想、想象,不进行再创造,那么对文章的理解必然是简单肤浅的,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到文章所展现出的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驰骋想象,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联系现实,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置身于作品之中.

4.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经常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仅在于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更在于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而课外阅读正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


总之,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