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07 浏览:45577

【摘 要 】怎样在阅读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①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②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③读写结合,在变式练习中培养习作兴趣.④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关 键 词 】仿写;想象;变式练习;勤练笔

崔峦老师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给读和写之间搭上了一座很好的桥梁,它强调:“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谈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在阅读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体会: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就是听说读写.习作表达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在阅读教学中寻找训练点,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既然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它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如郭沫若所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才是我们提倡的仿写.是作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

1.1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在教学第十二册《手指》一课时,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文章运用拟人、排比、设问修辞手法写出五根手指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全面模仿《手指》的写法,运用“总――分――总”结构模式,运用拟人、排比、设问修辞手法写五官的故事.有课文为例,学生写作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1.2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一般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才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⑴仿写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佳句则成.一篇文章中若有几个个充满灵性的佳句,就会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这些佳句多是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就是要使学生读有所悟,尽得奇妙.教学《手指》一课时,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性格特点时,重点理解“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这句话,学生能说出用排比手法写出大拇指吃苦耐劳辞的性格特点.我让学生继续发挥想象,用“排比”方法写大拇指吃苦耐劳辞的性格特点.如“笔要滑出来,叫他死力稳住;车链掉下来,叫他拚命扣住;提东西时,叫他拚命按住.” ⑵仿写段落.

文章是段落的组合.好文章总是有一两个特色段落.所谓特色段落,有的重在抒情,有的奇在描写,有的好在说明,有的巧在议论,有的妙在对话,有的趣在用典,有的秘在修辞等抓住文章中有特色的段落导读,引导学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悟,导中思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练后变写,变中创新.就是抓住了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学《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时,在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第四个性格特点能歌善舞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解段落结构上,“维吾尔的姑娘小伙不单漂亮,能歌善舞也是出了名的.”既是这段的中心句,也是过渡句.最值得借鉴的是这句话出现在段落中间,既起到概括作用,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这种写法在课本中很少见到.我引导学生仿照这种段落结构写法,写写你熟悉的人两个性格特点.

⑶仿写顺序.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如《海上日出》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美丽景象.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读者如亲眼所见,受到感染.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观察. ⑷写结构.

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述了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在学完这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写一写美丽的学校,按照一年四季,或者早、中、晚的时间顺序来表达.通过练习,学生学会了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校园的景物的方法.然后进行迁移,让学生再写别处的景物.当学生学会这种表达后,再教给他们其他描写景物的方法,以此来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会写同类作文,形成能力.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的方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就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系统.读写结合教学应该与时俱进,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智慧、走向发展,读写结合作文的作文教学应该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思想碰撞思想,让小学生在作文教学练习的全过程中唤醒自我、确立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读写结合的核心有三大要素──仿、变、创.所谓仿、变、创,就是引导学生读,变中练,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模仿.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如《凡卡》这篇课文结尾写凡卡梦见爷爷念他的信,说明爷爷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知道,即使爷爷收到来信也无能为力.梦醒以后,悲惨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让学生续写凡卡故事,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凡卡一如既往受到老板和老板娘的毒打,一如既往受到伙计的捉弄,一如既往地盼着爷爷能接他回乡下.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凡卡终究没能盼到爷爷的到来,他心灰意冷.一次的小犯错,致使他又遭到老板和老板娘的毒打,身体的疼痛加上万念俱灰,他梦见爷爷带他回乡下,他们幸福快活地生活着.第二天清晨,伙计们发现他坐在过道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他曾经多么幸福地回到爷爷身边,跟着爷爷一起过着幸福快活的日子.”多么令人心痛的一段话,学生还模仿《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结尾,用凡卡作的美梦反衬他的悲惨死,让人更加同情凡卡的悲惨遭遇.从这段文字看出,学生已经入情入镜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3读写结合,在变式练习中培养习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采用变式练习来达到此项目标.变式练习主要是指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古诗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古诗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把一些古诗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如教学《两小儿辩日》,理解意思后,我让学生编写小故事.学生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孔子和两个小孩对话中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惟妙惟肖.这样的编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材料,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两个孩子的天真可爱,孔子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训练契机.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将这首诗歌写成一段文章,可写瀑布之壮美,可写与诗人李白见面的交谈.有学生写道:“昨天,我在庐山驿站与大诗人李白见面了.交谈中,李白得知我也想去看看庐山瀑布,于是一个劲儿地夸开了:“庐山瀑布真美啊!远远地望去,瀑布好像笼罩在紫色的烟雾中,因为我去的时候天气晴朗.那瀑布好长啊,我还以为是传说中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的呢!你快去看看,肯定会赞叹不已.”看,学生写出的就像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很轻松就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色溶进对话里面,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让学生训练写作,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4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我们很难想象有不经勤学苦练的神写作教程,不下水的游泳冠军.写作也是如此,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逐步解决各种困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从不会到会,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多写多练,对于处在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首先是多进行写作的各种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如果字、词、句、段等的基本功尚且不牢,成篇的文章怎么写得好呢?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不必强调特色;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有序、有物.练习方式力求多样,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读也靠写来促进.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读只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为了写去读别人的东西,就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来的知识消融掉变为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只要教师有读写结合意识,在大部分小学教材中,都可以找到读写结合点,精心设计训练程序,定能很快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语文的教学我们要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凭借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并围绕结合点完成阅读教学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感悟作者的表达两个过程.这种结合,相信能为学生的写作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返朴归真、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