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41 浏览:18984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充分研究学情和作品,指导学生读字、读句、读意,读是非、读社会、读人生,培养其阅读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76―01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阅读材料,指导其阅读.要读准字音、语调,读懂句逗、句意,读出情感、情趣,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提升阅读能力.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呢?

一、读文字,积累词汇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积累字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其语言能力和水平.学习外语时,我们都很注重词汇积累,而对于母语(汉语)的学习,却常常忽略了词汇的积累.其实,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检验学生词汇积累和学习新词的过程.

对于已学词汇,学生易犯一些音、形、义等方面的错误,甚至望文生义,胡乱造字.比如,有人会把“冗长”读作“沉长”,还有人错把“差强人意”(大致上能够让人满意)理解为“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其实,只要勤学、善学,就不会弄错这些简单的知识.因此,我们首先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只要态度严谨,不懂就查就问,杜绝不懂装懂,就完全能避免类似错误.

二、读文意,陶冶情操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经典名篇之所以能流芳千古、脍炙人口,是因为它们形式美、内涵美,能激浊扬清、陶冶情操,会使我们审事、益情、通理,体验人生的高境界.文意即文章的灵魂.文意从表现手法上分为字面意和引申意.字面意就是文章所涉及的人、事、理等,而引申意则是这些人、事、理间的内在关系及其中所蕴藏的作者的态度.文意从表现范围上有总体意和局部意之说.总体意指的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与认识,局部意则是作者在表达过程中不经意间暴露出来的与主题有偏差或不太相关的文意.阅读中,我们要能够发散思维,寻味文意,从而享受无穷乐趣.文意从表现对象上有公益意、个人意与模糊意之分.公益意顾名思义就是文章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个人意则是文章所蕴含的与人的精神生活相关的认识和看法,而文章所蕴含的多元的、含蓄的、立体的、流动的思想和认识则是模糊意.读文意要求认真研读,才能占有相关材料.力求做到由微至著,由显至含,必要时可与他人探讨和沟通,从而全面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与底蕴.


三、读要句,洞悉逻辑

每篇文章总有一些提纲挈领的句子,或是一些总结性的以及具有独创性、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文章的要句.阅读时,先通过快读略通文意.然后细读,认真寻找要句,洞悉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一幅全文的逻辑结构图,进而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并理解文章的要句来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使整篇文章牢记于心.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形成文章写作的思维定式,洞悉文章的逻辑结构.

四、读是非,明辨真理

通过阅读比较全面地理解文章后,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其长短优劣.当学生能够俯视文章、挑剔文章,读懂是非,明辨真理时,其阅读水平自然提升.首先,要研读主题.现实主义作品一般都有鲜明的主题,而且,其主题常会因为时代的限制或政治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比较今日,它们的现实意义自然弱化,甚至丧失.但是其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因此,我们不可盲目崇拜,也不要一棒打死,全盘否定.务必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了解其文学历史.其次,要品读字句.文言文中,有时会因为作者语言特点的影响,或印刷原因,内容出现错误.有些现代作品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另外,还有可能出现一些自然常识或社会知识的错误.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弄清这些错误,尽管它们可能并不影响文章主题的表达.在阅读时,力求究因求底,及时纠错,读懂是非,明辨真理.

五、读社会,体验情感

文章通常是社会的写照.阅读后,学生应能透过文字表面领悟其背后的社会生活内容.因为同一时期的作品有其相似的社会背景,所以我们可以选取同一历史时期的若干文章比较阅读.这样,还会拓展我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阅读时,要读懂作品中的社会,因为它代表作者的认识与观点,尽管会有一些局限性.要辩证地看待和接受.其次,我们要拜读相关史料中的“社会”.毕竟文史不分家,借助历史阅读文章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和评价文章.我们还要研读当今社会.一般说来,阅读教学就是要学习作品的文学创作的方式方法及其表现历史的方式方法.我们要以文为镜,求得社会之长短、人生之好恶以及人情之冷暖.

六、读人生,磨炼精神

好的作品通常含有人生的内容,甚至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它不会因社会的更替或历史的变迁而被人遗忘,反而会越来越流溢出动人的光彩.因此,我们要读懂文章所表现的人的内心世界及精神层面.名作佳作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展现了人生的新境界.

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知识化为能力,将学到的词语、句子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