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新途径

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9 浏览:6854

【摘 要 】综观多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试卷,其中不少省市以课外的文言文考查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有较多的语言障碍,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较遥远,许多教师生怕学生读不懂,就一字一句地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扼杀了,许多学生碰到课外文言文束手无策.那么,鉴于这种情况,怎样将师生从机械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教与学愉悦的完美结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 键 词 】文言文诵读能力; 知识积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观多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试卷,其中不少省市以课外的文言文考查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是教师教法僵化,都是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一遇到课外的类似的知识就“傻”了.鉴于这种情况, 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原则,以供分享:


1.朗读先行,初步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1)“走读”法.大多数的读书方式:学生都是坐在椅子上看着书本读.这种方法有些呆板.我却让学生放开手脚,边走边读,能背诵后,丢掉书本,边走边诵读,读出诗文的韵味,读出飞扬的神采,读出激荡的感情.

我把学生推到朗读的前台,让他们做主角.学生自己读,在节奏、重音、语气、情感等方面把握不住时,同学之间交流,或请老师帮助.然后同学之间互读互听.当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就离开座位,在走道里边走边读,纵情地、忘情地、深情地朗读或诵读,这就是走读.我的文言课堂上,常常是这样一种情景:学生走呀,读呀,或双手背后,昂首挺胸;或摇头晃脑,面带微笑,忘乎所以;或指点江山,慷慨激昂;或蹙眉低首,满目凄然,泪流长河等读着读着,学生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其一人,仿佛就穿越了现实,飞到了那遥远的年代,化作了古人.那岂只是朗读,那简直是交融,与古人古文融为一体.读到动情处,忽然戛然而止,学生于走道间,久久伫立,整个教室里静静的,静静的,忽而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走读的境界和收获.

我有时忍不住,就丢掉书本,缓缓步入走道,也“秀”一把.师生边走边忘情的读,在这诗一般的境界中,师生距离拉近,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实现了情感的交流.

“走读”不止是培养了语感,更多的是勾起了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文字化为清风,把学生带到了那个年代,与古人切切实实地“说”了一把.我叫学生谈走读后的感受.读《饮酒(其五)》一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飞鸟相还的景致中,着长衫、捻长须的陶渊明那悠闲的神态,那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读着读着,我仿佛变成了陶渊明,漫步在东篱边,低吟采菊等”;读《岳阳楼记》,学生走到窗边,凝望窗外,诵读“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时,竟然泪流满面,全班为之动容,他是真正融入了文字.学生对走读非常感兴趣,读得忘乎所以.

从座位跨出来,走到走道里,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却是前进了一大步.给朗读里加一个“走”,味道就不一样了.

(2)还原读.就是去掉标点,还原成原汁原味的古文,让学生带着一点挑战的意味去读.

在上《醉翁亭记》时,我运用了还原读.本文教学重点目标之一是:朗读并背诵全文.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更好地体会“也”字在文中的作用,我上课一开始就用课件直接推出课文,但去掉了标点符号,让学生读,并且加一点“刺激”,“你们会读吗?”.学生感到很新奇,而且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就在下面大声试读起来,不久就纷纷举手,抢着朗读.朗读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一开始读得不够通顺,读了一二遍之后,注意到了“也”字处的停顿,然后再读就通顺了流畅了.这时,我又给他们来一点“刺激”,“看谁读得有味道?”学生知道要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必须了解内容,所以他们又开始忙起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和背景,一番忙乎之后,开始理解性的读,相互较着劲,读得很投入很卖力.去掉标点,毫不费事,却给“读”加了一点新奇和挑战,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读的.

2.教会方法,积累知识

我在文言文词句教学中,从来不搞一字一句讲解,也不让学生毫无遗漏的记录,这样“喂饭”,学生会有“儿童感”,吃得不开心不情愿;而是把文言词句做成“自助餐”,让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吃”,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疏通文意.即使疑难之处,也不一一讲解,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我的文言文词句教学采用“三步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第一步“自译,标疑难”.新课开始,根据文章长短和本节课教学任务,给出相应时间,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看,有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2)第二步“合作,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合作解决,还不能确定的或不懂的集中写出来,做好提问准备,然后自由发问.教师调动学生来帮助解决问题:“谁能解决?帮帮他(她)!”学生主动性便被提起,会纷纷发言.对于翻译不准确的或有争议的,师生共同探讨及时更正或确定标准. (3)第三步“竞答,查重点”.用课件出示重要的或疑难词句翻译练习,检测掌握情况.采用竞答形式,或小组计分方式,激起兴趣,有效掌握词句意思.我认为在文言翻译,应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这样他们直面文言,与文言对话,效果会更好.

3.架桥铺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灌输,所以文言文在学生心目中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进入教学过程 .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因势利导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 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等”,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只有教师善于体察学生的个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起波澜.

古代文化的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深入研究,不断改革创新,引导我们的学生不断从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营养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