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税收与GDP反向增长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364 浏览:96035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1 -0011-01

一、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

长期来看,经济税源的规模应与GDP的规模相匹配,经济总量的“蛋糕”有多大,财政税收的规模就有多大,财政税收的增长与GDP的增长趋势保持基本同步.

二、禅城区税收和GDP增长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税收弹性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差距不断扩大

禅城区历年税收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2003-2007年,禅城区税收年均增速10.73%,比GDP年均增速21.75%低十一个百分点.经统计,税收对GDP的弹性系数仅为0.49,小于1,即在税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长1%,仅拉动税收增长0.49%,意味着在新增的GDP中,税收参与经济增量分配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

(二)宏观税负水平逐年下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税收占GDP的比重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2003至2008年,禅城区税收占GDP的比重从23.26%降至14.74%.而从全省情况看,广东省的宏观税负水平2002年以后在20%上下波动,2006年以来平均为19.5%.禅城区宏观税负不断优化下调,这对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是个良性的信号.

(三)宏观税负水平在市内处于较高水平

为保证政策可比性,我们选取市内各区税收比重进行横向比较.经过2003-2007年的优化调整,2008年禅城区税收占GDP的比重与市内其他各区基本一致,但仍属全市最高.若剔除我区GDP统计的特殊因素,则禅城区宏观税负水平比表中更高,其他区宏观税负水平比表中更低.

三、禅城区税收和GDP增速不匹配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1、三次产业对 GDP 、税收的贡献率不协调.2008年全区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7.97%、41.95%,对GDP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但第二、三产业占税收的比重分别为46.14%、53.34%,对税收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两个比重相差约十一个百分点,即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而税收靠第三产业拉动.

2、主体工业行业创税能力有待提升.作为第二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业(占第二产业GDP的95%以上),2008年实现的GDP占全区GDP的55.24%,但产生的税收仅占辖区税收的39.08%,两个比重形成较大差距.以禅城区十一大工业行业为例,实现工业增加值越高的行业,税收贡献率越低.也就是说,禅城区主体工业行业创税能力相对较低,是制约禅城区税收占GDP比重提高的重要因素.

3、优势产业占GDP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物流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对税收贡献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9.77%、18.36%、21.47%、24.02%、34.42%,特别是其中的建筑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对市区级税收贡献率更高,但这五个优势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72%、1.92%、10.14%、4.64%、3.85%,有待进一步发展提升.

(二)政策性因素

1.新企业所得税法全面实施

(1)企业所得税税率调低导致减收.经统计,同期企业所得税平均降幅达到29.4%.

(2)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造成减收.

(3)由于集团公司总分支机构调整,四家纳税大户降为分支机构,属期2008年、2009年的所得税由其上级机构缴纳,共计减收5201.92万元.

2、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是国家在税收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重头戏,对收入影响尤为显著,仅1-6月造成增值税政策性减收共8263.5万元.

3、房地产交易税费减免.2008年以来,国家为刺激楼市复苏,针对居民购房和住房转让出台了一系列减免政策,包括购房暂免征印花税、个人销售住房免征土地增值税、二手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时实行减免等等,造成地方税收减收压力.

四、缩小税收增速与GDP增速差距的对策措施

一是提示我们深度挖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开拓政府税源的新空间,向我们提前发出了产业空心化、税源空巢期的预警信号.提示我们要充分关注禅城区的未来经济增长取向和产业布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与同步.

二是提示我们高度关注禅城财政集中能力和公共需求保障能力相对弱化问题.禅城保持较低的税收弹性和宏观税负水平,而支出刚性增长,同期年均支出增速达到30%以上,支出弹性大于1,达到1.6,收入弹性和支出弹性形成剪刀差,财政集中能力边际递减,确保经济与产业布局调整的财政保障系数不断下降.


三是提示我们及时利用当前系列税制改革的经济调控作用,运用税改正向效应,推动经济良性发展,以自动调节弥补财政减收影响.

(一)打造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化解税收与GDP增长的统计压力

如前所述,两者存在统计上的天然差异,同时,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禅城短期的产业空心化、税源空巢期是正常的,而且存在高基数高增长的压力,而考核政策较多地侧重于增长“量”的考评,静态的GDP考核指标和刚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指标,显然较难准确衡量和界定当地经济发展质量、收入质量和付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在近年的上级考核中,设置了税收增速必须达标的考核约束条件,这与当地实际增长能力、实际的发展努力程度不一定匹配,影响了评估考核的公允度.

(二)组合产业、税收、财政等多种经济政策工具,奠定合理拉动税收增速的良性经济基础

1.大力实施“优二进三”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税收贡献分布均衡化,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即实行全力优化第二产业,全速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取向.2008年禅城区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0美元,理论上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处于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拐点,而禅城区工业发展模式相对粗放,在2005年工业增加值率曾一度居全市最低水平,而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为五区之最,当前正是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优二进三的关键时机.

2.综合运用扩大内需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从拉动禅城区经济发展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看,消费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建议从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利用广佛同城的契机,举办购物节、文化节、旅游节、美食节、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带动广佛两地消费市场购销两旺.二是加快家电下乡步伐,支持家电生产企业开拓农村市场.

3、充分运用较低的宏观税负优势,招商引资与税收政策动态结合,税收导向机制与产业梯度转移适时联动,提升引资质量.

经抽样分析系列税改尤其是企业所得税改革对禅城区吸引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禅城区引资与GDP增速呈现正相关,与企业产值利润率和劳动力成本呈现反向变化,而税负提高带来的成本上升相当于近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40-50%.禅城区具备制造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仍可承受一定限度内企业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体系,缓解政策性减收冲击波

1、强化税源管理.(1)重点推进构建税收管理员和专职纳税评估员岗位设置相分离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2)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

2.强化税源监控.(1)加强房地产建安行业税源控管.(2)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

3、不断完善纳税评估工作体系.(1)以纳税评估工作为着力点,努力构建“专业专类专人”的纳税评估管理体系.(2)加快“四联动”机制的纵深推进.

4、发挥协税护税作用,加强零星税收管理.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系统建设,横向强化多部门联动治税机制,纵向构筑区、镇(街道)、村(居)征管网络体系,大力挖掘零星税源增收潜力,促进税源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