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05 浏览:119494

摘 要:接受理论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看似两个丝毫不相干的文学研究理论,但实质上,二者在对文学与历史关系的关注上是相同的.接受理论强调在解读文本时,我们无法抛弃旧有的历史的看法,无法以绝对主体的身份去解读文本;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是虚构的,是人为构造的,历史是由文本和阅读对文本的诠释共同构成的.一个是在强调我们是在传统中来并带着传统的气息来解读当下,一个是在强调历史是带着我们当代的气息呈现着的.

关 键 词 :接受理论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 历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接受理论强调在解读文本时,我们无法抛弃旧有的历史的看法,无法以绝对主体的身份去解读文本;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是虚构的,是人为构造的,历史是由文本和阅读对文本的诠释共同构成的.一个是在强调我们是在传统中来并带着传统的气息来解读当下,一个是在强调历史是带着我们当代的气息呈现着的.二者虽然在时间指向上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我们都无法以绝对纯粹的主体身份认识历史和当下,都在强调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

一、两种理论的发生

接受理论是以文学因素和历史因素的断裂为契机的.马克思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极具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理论为逻辑起点,将文学同改造自然的活动相联系,对作品的社会背景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艺术本身的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少,被称为“文学社会学”,“他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没有给予足够的明显的重视.”[1]而形式主义又过多的重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分析,几乎切断了文学与社会的联系,“将文学提到独立的研究对象的地位”,[2]极力“捍卫文学的艺术特征”[3]被称为“作品内在批评方法”,使文学批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姚斯的接受理论很好的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考”与形式主义的“审美接受”联系了起来.

新历史主义是相对历史主义而言的.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文物研究和历史编纂学,如版本、校注、思想史、社会政治实况研究盛行一时,这种编史工作被称为“历史主义”.历史主义者认为通过这些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而新历史主义首先否定了历史的可还原性,它认为历史情境是不可以恢复的,因为阐释者无法抛弃他的现实身份和处境进入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进入历史语境的同时,我们也在面对自我的意识.因而,反映论、模仿论、实证主义被消解.也是基于这个意义,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具有“文本”性,或称为“话语化”.总之,“历史并不是我们可以重新获得的事实领域,而不过是历史学家和阐释者所进行的一系列修辞和想象的产物.”[4]

二、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

对接受美学而言,首先,它提出我们要站在什么立场来解读和认识作品这一问题,它的回答是我们要基于传统来认识.文学的历史性恰恰在于读者对作品的先在经验,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不同作品的阅读、体验、阐释,才有文学的历史性.正是读者的先在经验,将文学链接为一条永远割不断的历史之链.就作品论,作品的孤立存在是没有生命的文献存在,是个潜在的“召唤结构”,是“第一文本”,它的价值只是潜在意义的“物”,而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在读者身上产生影响,文本才获得历史生命,因此,作品就不再是一尊“纪念碑”,“它更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5]就读者论,传统是他的前提,他无法走出传统,以一个绝对的主体身份去解读文本,他在不断的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也创造着传统.另外,读者不仅仅使历史的理解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读者的阅读形成了接受和理解的链条,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的显示出文学史的进程.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期待视野”,即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期待视野是在作者、作品、读者的历史链条中形成的,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够进行阅读.就作家论,任何一个时代的作家,他也不可能脱离历史传统而存在,他的创作,包括对素材的处理也要基于前人的经验.这里,姚斯强调的主要是文学接受过程的历史性,由于人们期待视野的存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也就成了一个不断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新的文本唤起读者先前的期待视野,并在阅读过程中修正或改变它,以构成新的审美感觉的经验语境.这样看来,姚斯的接受理论就避免了形式主义只注重作品的艺术鉴赏而割裂作品与社会联系的弊端,也与西方批评中的心理主义对作品任意主观的理解划清界限,同时,又与主张极力排除自己的先入之见,设身处地地体察古人的内心世界的历史循环论相区别.

对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而言,它最先解决的问题是关于历史是什么的问题,指出了历史的虚构或者构造性,又进而指出了文学如何参与着历史的建构或文学如何成为创造历史的一种动力.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文本是历史的文本,也是历时和共时统一的文本.”[6]詹姆逊说,“历史只有以文本0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文本才能接近历史.”[7]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链条中,只有文本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可供各个时代人阅读的具体的物质形式,既然是文本,在撰写上,无疑会留有作家个体意识或偏见的烙印,同时,文本是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传播的,而这些语言符号也会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我们所解读的历史不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重现的.也就是说,历史是对文学的虚构技巧的借用,历史文本中事件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过是历史学家所进行的一种类似于艺术家编造故事的虚构活动的结果,柯林伍德称之为“想象的建构力”.

鉴于以上的论证,接受理论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看似两个丝毫不相干的文学研究理论,但实质上,二者在对文学与历史关系的关注上是相同的.这一视角对我们的文学批评和鉴赏应该是有帮助的.

注释

[1] 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M].梅绍武等译.三联书店,1980

[2] 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0

[3] 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

[4] 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G].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419

[5] 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A].见: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6]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