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的印象鉴赏式文学批评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207 浏览:56802

内容摘 要 :李健吾的印象鉴赏式文学批评,中西兼容,广采博取.他推崇审美直觉,以“自我”作为感悟印象的标准,张扬批评主体的个性与情感体验,同时追求“批评的公正”.认为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印象,却又不排斥理性,主张把印象形成条例.李健吾力求把批评当作一种独立的艺术,尤其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的批评.因此,写出了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的个性批评.

关 键 词 :李健吾 印象主义文学批评人性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三十年代,李健吾以“刘西渭”的笔名刊发于《文学季刊》、《文学杂志》、《大公报》的文艺评论,影响颇大.李健吾将这类文字先后结集为《咀华集》、《咀华二集》,集中体现了他文艺批评的成就与特色.李健吾的书取名《咀华集》,该书的命名就体现出作者对待文学批评的鲜明态度.“咀华”出自韩愈《进学解》:“沉浸浓郁,含咀英华.”把文学作品看作美好的“英华”,批评家是在欣赏品鉴,而不是指摘审判.总的来说,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从理论和实践都显示了一种新的批评路子,以印象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批评已足以在现代批评的格局中占一重要位置”[1]李健吾根据自身需要,深度整合和沟通了西方印象主义批评与中国传统感悟批评中的那种张扬自我、推崇直观感受的思想.李健吾提出了一个统摄性的概念“灵魂”,用在自己的批评话语中,这样既能避免西方印象批评存在的玄虚空幻的弊端,又能避免中国古代的即兴观感式批评存在的无规则性的毛病.李健吾使用“灵魂”或“人性”这一核心概念作为批评的基础和贯穿线索,这是借鉴中西批评方式之后的自我融通.

一、 印象主义批评原则――从“印象”到“条例”

李健吾十分崇尚法郎士的名言:“好批评家是这样一个人: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2]李健吾所倡导的文学批评是属于印象主义式的文学批评,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内心的体验与感悟,把握住印象并能呈现出来,对艺术进行审美鉴赏.李健吾曾明确地说过,批评的本质就是印象.“作者拿他某一特殊时间在人世所受到的印象记在一件艺术作品里面”,批评“所能做的也不外乎把我们对于作品在某一时间的印象凝定下来”,“分析一首诗好像把一朵花揉成碎片”.[4]李健吾反对对作品进行武断地、机械地剖析,也不能使用空洞的理论或者外在的政治意识形态将其作为相互攻击的工具,也不要进行文字考据式的索引式的剖析,他所倡导的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用心灵去感悟创作者的灵魂,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涵.


同时,李健吾清楚地认识到在文学批评过程中是不能够仅仅满足于把握直观印象.李健吾曾用古尔蒙的话说:“一个忠实的人,用全付力量,把他独有的印象形成条例.”在李健吾的眼中,艺术产生的经过就是要从 “独有的印象”到“形成条例”,这也是文学批评要经历的过程.文学鉴赏过程中,批评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一些感性、零散的印象,然后对这些感性的印象进行逻辑层面的整合,提升到一定的学理高度来表达出来.李健吾在实际的批评过程中,很是在意整理与梳理零散、感性的印象的.对于批评的全过程,李健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批评家的“对象是书,是书里含有的一切”.其次,在进入批评对象之前,批评家“理应自行缴械,把辞句,文法,艺术,文学等等武装解除,然后赤手空拳,照准他们(作者)的态度迎了上去.”[5]最后,批评家确定批评对象之后,要形成自己深刻的体会.

所以,李健吾的“灵魂冒险”应包括这样的内容,我们所说的灵魂冒险者,不仅要有经验,还要形成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来鉴赏一部作品和作者之间的联系.其实也即是说,灵魂的探险在于科学公正与感悟鉴赏的结合.

二、人性主义批评标准

(一)人性审美批评视角

就批评理论的价值取向来讲,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标准是“人性”的.李健吾批评系统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础的:“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的存在.”[6]他说批评的本质就是要发现人性,他所倡导的文学批评就是要追寻人性.在李健吾的观点世界里, “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任务的机会”.[7]在李健吾的批评世界里面,不用已经存在的历史的或者社会的或者美学的理论直接去套作品进行分析,不是把作品看作一个个待于解剖的对象,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地进入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最深处,力图挖掘深藏于人性中的美与善.

李健吾认为,文学批评是“一个人性钻进另一个人性,不是挺身挡住另一个人性”[8],批评家的职责就是要“灵魂企图与灵魂接触”,“时刻提防自己滑出人性的核心”.[9]他认为:批评有它的尊严,犹如任何种艺术具有尊严,一种独立的艺术有它自己的宇宙,有它自己深厚的人性做根据.

(二)“以文论人”的批评模式

法国著名文学家布封提出了 “风格即人”的观点.布封认为,作品的风格与作品所要表现的对象没有关系,因为它是作家个性气质的一种体现方式.李健吾所说的风格,着眼点也在于外在形式因素.李健吾在《自我与风格》一文中曾经谈到:“谈到表现,我们马上就触到另一座礁石.这座礁石那样美好,那样动目,有些人用尽平生的气力爬上去,有些人一登就登在这珊瑚色的礁石的极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风格,或者文笔.”李健吾比较认同布封的 “风格即人”的观点.他借用布封的话来说就是风格就是人自己,也就是说文如其人.李健吾通过批评家独有的锐利眼光直接进入作家的内心世界,触及作家内心深处的灵魂,推及一个健全的人格.例如李健吾论芦焚小说《里门拾记》,就剥露出深深潜藏在文字背后的作家灵魂,“诗是他的衣饰,讽刺是他的皮肉,而人类的同情,才是他的心.” 李健吾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批判时,总是能透过作品表面的文字与感受作家的自身存在,通过作家营造的艺术世界来认识作家内在的心灵世界.通过《边城》,李健吾看到了到了一个崇尚美与真的沈从文,由《爱情三部曲》他看到了一个热情、激愤而显得浮躁的巴金,还有绚丽的何其芳、朴素的李广田、本色的萧军等李健吾把自己的这种批评模式解释为“灵魂的批评”.

(三)以公正和宽容跨越隔阂

李健吾的《咀华集》、《咀华二集》批评的有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有当时着名的作家,也有初登文坛的文学青年,有京派的,有左派的,也有非主流作家等而他都能做到不带偏见,只针对作品而言,不因人的背景、宗派和成名度而左右.李健吾的批评是公正的批评.他认为批评最大的挣扎是公平的追求.他努力甩掉深厚的个性,希翼达到普遍而永久的大公无私.

李健吾本人是文学创作者,知道创作的甘苦和艰辛,因而他懂得尊重作家,在批评作品时往往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李健吾认为,对批评对象的理解尊重是文艺批评发达的必要条件.每个批评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对作品的批评是自我印象的体现,但是批评家不应该对作品抱有成见态度,应该根据作品文本进行切合实际的批评,通过此,批评家在批评时可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在李健吾的眼里,只要是从生命里提炼出来的作品,都有被人接受的可能性,除非它本身带有不可弥补的、致命的缺陷.因为用一个经验来对另一个人的经验进行评价,如果缺乏应有的同情,是很容易限于执悟的.他在批评曹禺的剧作《雷雨》时,在结尾提建议时是温和的,采用了一种与作者商量和鼓励的口吻,“作者如若稍微借重一点经济律,把无用的枝叶加以删削,多集中力量在主干的发展,用人物来支配情节,则我们怕更要感到《雷雨》的伟大,一种罗曼谛克,的情感的倾泻.”[10]

二、 批评的诗意言说

李健吾指出,“我们的批评家,不唯具有书本的知识,鉴赏的能力,了解的透彻,更要具有语言文字的知识.他要以身作则,文笔必须说的过去”,“我们今日理想的批评家,在他自身和一切以外,应该合有鲁迅或者岂明的文笔,赵元任的语言,黎锦熙的文法.”[11]李健吾的批评文本是他推崇的印象主义批评原则和人性主义批评标准的具体实践,体现了现代主义的主观性、直觉性,又表现出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的情景交融,它更是属于李健吾自我的、个性的,美丽而不做作.李健吾信奉王尔德的说法“批评本身是一种艺术”.他还补充说,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在李健吾看来,批评这独立的艺术,既需要批评家独立不倚的艺术鉴赏能力,也要求批评家视文艺批评为独立的艺术创造.

李健吾很少用专业性的批评术语,他总是借用一些感性的、形象性的比喻,把自己对作品的整体阅读体验提炼成一个个鲜明的意象,唤起读者感情,点到即止.李健吾在《〈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中,他对矛盾与巴金的文风差异进行形象的叙述, “读茅盾先生的文章,我们像上山,沿路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底下也有的是绊脚的石子.读巴金先生的文章,我们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12]从中我们看到矛盾的文风侧重于凝重富丽,巴金的文风比较侧重于畅快淋漓,比较简单明了.李健吾的在批评文本中,经常使用的是富有直觉感悟思维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在他的笔下,比喻性语言与分析性语言并存,如在评何其芳的诗作时,他写到“我爱他那首《花环》,除去‘珠泪’那一行未能免俗之外,仿佛前清朝帽上亮晶晶的一颗大红宝石,比起项下一圈细碎的珍珠还要夺目.”[13]把作品比作“大红宝石”,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愉悦,让读者自己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去领会作品丰富的意象,隽永的韵味.李健吾在文学批评世界里,力图呈现出鲜明的诗意化的、唯美化的特点,在富有诗意的言说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心感悟,并且结合理论性的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理论融合到文字的形象比喻中去,令人读后余音不绝.

综上而言:第一,李健吾主张艺术是一个自足而又完整的世界,强调文学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提升性灵的作用,这对于维护文学的本质特点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批评史上,把批评本身变成了一种艺术,变成一种贯穿了强烈自觉地艺术用心的文体,第三,李健吾提倡一种对待创作温和的批评态度,为现代批评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一种建设和探索方式.李健吾的随笔体文学批评,实现了批评的审美化,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形成了具有独立特征的“李健吾体”.然而这种文体也给他的批评带来一定的局限,李健吾比较注重人性与印象,这样给他的批评实践带来一些表面化的感觉,对此,李健吾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也承认自己的批评有时是“隔靴搔痒”,有时会“误入歧途”.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透彻地认识到,李健吾在文学批评中融入到中西批评资源,同时结合自己的批评实践,建构了一种注重感悟与印象的印象主义批评模式.在李健吾倡导的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中,注重的审美直觉和个体的情感体验,侧重的是塑造和升华个人情感与体验,用自己的内心与作品和作者对话,把批评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反对进行纯理论性的、逻辑性的分析,但是在诗意的形象中又蕴含着逻辑性的表述,不排除理性的介入.李健吾的批评独树一帜,使得批评在最大的程度上,切近了文学创作本身.“他(李健吾)所从事的批评活动,第一次诞生了一个批评的宁馨儿.他带着同情和温暖走向文学,在文学的美丽和理想中审视人类的天性与追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