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88 浏览:84043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39-01

如何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的培养?通过长期观察思考与实践,我觉得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

1.提问要讲究艺术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质疑,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政治课有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科学、艺术地运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激将诱导法,激起一些好胜心强的学生发言;故意出错法,诱导学生抢答;分解递推法,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递推,引导学生回答;定向指路法,教师提示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使学生由"疑无路"转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变更角度法,正面问和反面问相结合、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相结合,使学生尝试多种提问方法;创设情景法,充分利用图表、漫画、小故事、歌曲、小品、时事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提问充满情趣.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

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当然,联系实际要恰当,不能生拉硬扯,机械对号,而且联系实际时,要做好理论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归纳.


3.开展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学科相融,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这种冷落和贬低发展的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因此,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开展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本学科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创新求发展,以参与求体验,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课前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不仅把握了时政热点,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去体验社会现实.

4.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创新、发展与超越.如:教学理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生本"理念、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理念、教育生态理念、教与学并重理念等;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成性教学;在教师成长方面,重视教学反思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比如讲授法,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批判.但不容否认,讲授法作为教育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之一,虽然它有许多不足,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5.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教材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其道德情感,端正其思维方法,提升其人格魅力.传统教学方式以灌输、塑造为主,重认知,轻养成,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而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要改变这个现象,学校和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过于空洞、抽象、高大的教学目标细化在每一堂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切合他们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教育.这一点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其次,教师要以满足学生个性开发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缺少生气的课堂效果.为此,教师不仅要结合书本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而且应走出校门,引导学生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板报、撰写论文、调查报告.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要求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