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85 浏览:107053

关 键 词小儿 头皮 静脉穿刺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抢救危重患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操作方法之一,也是一个儿科护士的基本功.而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穿刺中最常选用的静脉,因此,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在儿科就显的尤为重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10余年,经过数万次静脉穿刺的总结,认为穿刺能否成功与穿刺部位的选择、合适针头的选择、进针的方向与角度、外界光线、患者营养状况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与心理素质有关.现就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行了探讨.认为与穿刺部位、进针方法、合适的针头选择、适宜的光线、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穿刺部位及注意事项

小儿,尤其是<3岁者,手足皮肤稚嫩,脂肪多,血管不易暴露,手足小,皮肤软,进针时不易固定手足,且扎止血带时易损伤皮肤,因此,<3岁小儿多不选手足.与手足相比,头皮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暴露,适宜静脉穿刺.另一方面,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输液过程不影响小儿活动及大小便,更容易被接受.

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结构,无静脉瓣,可双向回流到颈内及颈外静脉直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穿刺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常用头皮静脉有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帽状静脉等.正中静脉粗直,位置固定,易穿刺,但由于小儿因异物感常昂视、皱眉导致针尖穿破皮肤,液体外渗.根据小儿头皮血管的特点,逆行进针可解决这一难题;额浅及颞浅静脉虽细小,但因血管直,不滑动,易固定,输液过程不易外渗等特点,常被首选;耳后静脉较粗,但组织疏松,血管弯曲,穿刺时宜做好血管固定;帽状静脉被头发覆盖,应先剃光局部头发再进行穿刺.对不合作的小儿,穿刺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进针方法

根据所选血管的特点,可选直刺和斜刺两种进针方法.直刺法是针尖切面向上,针体与皮肤成10°~45°角,将针径直刺入静脉;斜刺法进针位置选在欲穿静脉旁0.5~1.0cm,针体与皮肤成20°~30°角,先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5~1.0cm后再穿入静脉.前者适用于正中静脉,因为正中静脉较粗直且易固定,直刺法容易成功.后者适用于所选静脉周围组织较松,静脉多弯曲或易活动,如耳后静脉、帽状静脉.再者就是所选静脉较细直接刺入静脉不易成功,皮下潜行接近静脉时,再以小角度刺入静脉则更容易掌握,不至于刺穿静脉导致液体外渗而使穿刺失败,如额浅静脉、颞浅静脉.

选择合适的针头

主要根据穿刺静脉的粗细、深浅而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头,一般正中静脉、帽状静脉选4.5~5.5号针头,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选4.5~5号针头.无论选哪种型号的针头,针头必须锐利,无弯曲,无锈斑,无倒沟.

光 线

光线的强弱及照射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成功与否.光线过强或过弱均不适于穿刺,以晴天,非阳光直射的采光充分的房屋内自然光线最佳.若是阴雨天、采光不好的房间、夜间静脉穿刺,应借助日光灯,活动式灯架最好,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0~50cm高度,具体位置可适当调整,以保证注射部位采光充分.

患者状况

患者状况不同,静脉的选择和穿刺方法也应改变.如Ⅲ度营养不良患儿,因皮肤弹性差,肌肉松弛,需绷紧局部皮肤;重度脱水、失血、休克等患儿静脉塌陷,血管收缩,末稍循环不良,应轻轻揉搓,按摩及热敷穿刺部位,直至血管显露;对恶液质,剥脱性皮炎,大疱型表皮松懈症患者,不宜拍打、按摩,操作宜轻柔;肥胖儿,水肿患儿血管较深,不易暴露,需根据解剖部位用指腹触摸感觉,仔细寻找,以30°~40°角缓缓进针,当有突破感时即有回血或小气泡,角度以10°~15°继续进针0.5~1cm后固定针头;有出血倾向,宜选用较小针头,尽量减少穿刺次数,拔针时用干棉球多压片刻.

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及心理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是每一个护士所必备,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亦应有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过硬的技术需要不断练习,更需要不断思考,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穿刺技术.另外,操作者的心理素质也可影响穿刺的成功,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本职工作,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时刻保持乐观,轻松,愉快,才能保证技术稳定发挥,提高穿刺成功率.

以上是十几年头皮静脉穿刺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对年轻护士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同仁指正,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