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

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10 浏览:895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越来越重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再以悟促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情境中读.放飞孩子的想象

情境教学法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早在一千九百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作出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的论述,阐明了“物”、“情”、“辞”具有能动的辩证关系,也即所谓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叶圣陶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又把这个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孩子们就更能读出书的韵味来.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文章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展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与壮丽、圣洁.上课伊始,我以优美的导语,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拉萨.在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音乐渲染之下,在优美的拉萨自然风光中,教师声情并茂地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好似把他们带到了美丽的拉萨,感受到那儿天空的湛蓝、透亮.教学中,抓住一个“蓝”字,贯穿全文.“湛蓝,蓝宝石,蓝天,蓝得让人神往,蓝晶晶”等词语让人无限神游于拉萨的天空上.利用多媒体,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拉萨天空的蓝、美,用朗读表现出来.整堂课,立足于“让课堂书声朗朗”,带领学生“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在个体悟读、集体精读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引导他们在对“圣地的窗帘”的反复欣赏中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由此感受和再现文章的情思美感.学生在情感的不断升华的过程中,从心里头悟出了:“圣地的窗帘”,你真美!

二、在理解后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阅读要求明确指出:1.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3.诵读诗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苏教版二年级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活泼明快的儿童诗,语言简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但要读好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却也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我注重抓关 键 词 句,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边想边读,学生们个个乐陶陶地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

师: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是一只怎样的蝈蝈

生: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师:是啊,它唱得真好.

生:这是一只绿色的蝈蝈.

生:这是一只美丽的蝈蝈,这是一只可爱的蝈蝈.

师:瞧,老师把这只蝈蝈带来了,你听――(蝈蝈的叫声),这么美丽的蝈蝈,小男孩喜欢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从“乐呵呵”“喜滋滋”可以看出来.

师:就请你“乐呵呵”地读这句话.

师:小朋友,如果你有一只这样可爱的蝈蝈,你舍得送给别人吗

(生自由回答略)

我们课文中这个小男孩,就把这样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你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样

生:他很善良,很有爱心.等

师:多好的小男孩,我们把第一小节再认真读读,读出小男孩那样乐呵呵、喜滋滋的感情来.

(指导朗读略)

师:小男孩喜滋滋地给婆婆送蝈蝈时,会对婆婆说些什么呢

(交流略,指导朗读略)

这一小节共两句话,“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我从“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这一个问题人手,引领学生读这小节,再通过多媒体出示蝈蝈的图片和声音,让蝈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绿色、爱唱歌、美丽、可爱”的美好印象,让孩子对这篇文章,对第一小节产生阅读的期待和兴趣,接着抓住“乐呵呵”、“喜滋滋”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的高兴心情,并由此引导学生读书,读出“乐呵呵”的感情,同时指导学生读诗时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才能读出诗的韵味.通过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书.另外“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男孩”和“小男孩会对盲婆婆说些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三、在感悟中读.释放学生精彩个性

苏教版的许多课文内容都透露着真善美,引导孩子感悟读课文,能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在课堂上个性的释放搭建平台.实践证明,这样的读,他们的确自由、快乐、积极.

学习《三袋麦子》这篇课文,学生最感兴趣是讨论课后第4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喜欢小猪,因为他们觉得小猪的做法可以马上品尝到美食;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既品尝到美食,又剩下一半,以备后用;更多的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就有吃不完的麦子.谈到“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学生们更是踊跃发言,有的说:“我会像小猴那样既聪明又能干,把麦子种下地,来年丰收了,分给大家吃!”有的说:“我会把麦子吃一半,还有一半种下地,等到第二年收获后,我再把麦子分成三份,一份给我的好朋友,一份留给我自己,还有一份再种下地.”孩子们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说明他们有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再读课文,就能读出不同动物的不同品质,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

作为老师,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同时,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成长,保持自己的个性,做一个有思考,有思想、有主见的人,在课堂中呈现精彩个性,并用朗读表现出他们个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