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16 浏览:120341

【摘 要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论辩法教学,应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此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轻松学习.论辩法的运用类型有三种:其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其二是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其三是直接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教无定法,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论辩法.但都必须遵循四原则: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第三:注意启发引导;第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关 键 词 】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效果;运用类型;遵循原则

到学校去听了很多中学思想政治课,我感受颇多.老师们扮演的角色不同,运用的教法有异,收获的效果也不一样.其间,有这样一节课,运用的是论辩教学法,我发现课堂气氛很好,课堂效果也很好.课后,我召集部份学生征求意见,学生们表示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从后来的学期测试结果看,教学效果明显.由此可见,论辩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活跃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这是一堂研究课,课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材的理论性不是很强,但思想性很强.授课教师采用的是论辩教学法.课前教师布置了学生阅读教材,并就理想与现实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加以论证.课堂教学中,教师很会运用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设置了“理想与现实谁高”的论题,在课堂上分组展开论辩.根据学生的观点,教师挑选了十个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在教师导入课题后,由这些学生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运用的论据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学生记录.然后,学生自由争辩,学生可以根据以上同学的发言,提出质问反诘并陈述自己的观点,说明理想与现实的观点.这堂课的授课教师在努力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学生们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发言的学生有理有据,力求以理服众,听的学生全神贯注,大胆质疑.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既正确认识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澄清了原先的模糊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达到了三维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论辨法,不仅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而且能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论辨法教学的益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论辩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于到学习、探究中来了.通过“论辩”的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探索的艰难和快乐,以及成功的甜美和喜悦.这种内、外部品味的多次积累会使每一位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内驱力,进而促使他们抬起头,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从对问题的探究开始的.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结合“论辩教学”的课型中,都是按“无疑―有疑―无疑”波浪式思维路线前进的,使学生在“启疑―质疑―辩疑―解疑”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论辩”离不开语言,参与“论辩”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要透彻理解对方语言的意思,又要即时组织自己的言辞,务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这种现场的语言交际活动,对学生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环境.

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论辩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辩解,产生了与周围人的交际.在活动中既要别人共同进步,又要学习他人的方法、品质与意志,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打开了学生交流信息的渠道.

课堂中,学生既要倾听同学的观点,老师的意见,又要为自己的观点从课文中寻找依据,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等于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立体的信息交流窗,从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本人认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中,有下列几类的内容是可以运用而且应该运用论辩法进行教学的.

第一类: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基础的内容.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等等.这类内容理论性很强,也很抽象,学生这方面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认识不多.教学中处理这类教材可采用自学初步认识、教师阐述认识、学生质疑、争辩、加深认识的论辩法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类: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这类内容政治性、思想性强,不少学生由于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有所怀疑.教学中处理这类教材时,可采用布置论题让学生深化自 学,并围绕问题搜集资料,作好准备,课堂上讨论,互想启发,纠正错误认识的论辩法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类: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如:“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等.这类内容道理浅显,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由于受社会上存在着不良现象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教学中,处理这类教材时,可采用布置学生课外自学,课堂上由学生主持进行分组辩论,教师只作简单归纳、总结的论辩方式,使学生在争辨中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材的内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不同,所采用的论辩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但不论采用什么模式的论辨法,教师都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并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肯定自我,获得成功,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技能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要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因而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当课堂教学的主角,给予一定的时空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在老师的启发下、引导下、积极思考、质疑、求知,从而使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消化吸收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自我的勇气,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要注意启发引导.要创设乐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吸引学生学下去,从而获得真知.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自觉学习的需要和动力.消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学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中妥善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把解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积极思维,以提高思维能力.

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理论具有抽象性,学生则有抽象思维不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进行还原处理,把经过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还原为形象化的社会现象.通过理论的还原,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来促使他们向理性认识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