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检测性批判

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935 浏览:83880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以虚检测性为特征的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软工具”,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现实根源.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才能最终摧毁意识形态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关 键 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虚检测性

在马克思语境中,虚检测性是意识形态的主体特征.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的基本规定主要是指其“颠倒性”,也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的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以及它所属的意识、精神必须根源于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过程,而意识形态家们以“虚检测的意识完成”的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就难免带有虚检测性了.

一、意识形态虚检测性产生的根源

意识形态并非是完全虚幻的思想观念,其产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现实根源.

首先,随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一些以脑力劳动为谋生手段的“思想家”们热衷于从事“纯粹思辨”的工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批判一些德国哲学家直到“最后挣扎,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即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他们抽象地把批判停留在纯粹思辨的领域,而迈不出与现实作斗争的一步,他们的这种思辨性、抽象性、非批判性的态度充分暴露了意识形态把客观存在和抽象概念颠倒反映的虚检测本质.

其次,从社会现实根源上看,意识形态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等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两种基本的手段:国家机器和“软国家机器”,“软国家机器”即是意识形态.当社会上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愈来愈尖锐时,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统治阶级就愈来愈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阶级欺骗与蒙蔽.

二、意识形态虚检测性的表现

意识形态的虚检测性首先表现为它的伪真理性.马克思认为,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去反映现实世界,依照自己阶级的利益有意或无意地遮蔽真相,同时,它又以真理的面目出现,并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社会大部分成员的认可.意识形态家都把自己说成是这些“真理”的发现者和拥有者,把他们的意识形态看作唯一的社会真理.

其次,意识形态总是深藏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倾向和阶级意志,在精神上统治、控制人民的功能上表现为伪人民性.意识形态最初总是表现为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思想,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意识面目出现的.表面上这些意识形态及其理论体系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但本质上它们只是统治阶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怎么写作的.

意识形态的虚检测性还表现在其伪永恒性上.几乎所用意识形态都把自己和所维护的那个社会说成是人类认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终结.它们把自己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当作永恒的真理.在对待自己所维护的那个社会上,意识形态同样作永恒性的肯定.意识形态家非常乐意把他们所维护的社会称作美好的家园,把这个社会的各种秩序描绘成永恒的秩序.

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的批判

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哲学,实践观是其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批判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说:“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的批判,是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摧毁以“虚检测性”为主体特征的意识形态及其赖于生存的社会基础,创造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

马克思认为,对意识形态虚检测性的批判,也要有实际力量的支撑,要找到掌握批判武器的人才行.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是一个可以超越自身的历史限制不断走向未来的社会力量.所以,只有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这一边,才能不断冲破一切意识形态狭隘的束缚彻底地走向科学.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才是彻底地批判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超越的革命实践力量.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必定能够把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变为推翻资本统治的共产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随着阶级及阶级统治的消灭,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也终将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而走向终结.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检测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J]. 河南大学学报, 2002,(2): 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21, 43, 52.

【作者简介】

韩坤(1986--),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论文范文